「在香港讀金庸」分享會暨紀錄片《大俠金庸》香港首發儀式於日前(11月3日)舉行。活動由香港嘉興同鄉會、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香港海寧同鄉會、海寧市袁花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旨在向武俠文學泰斗金庸( 查良鏞)致敬,弘揚其「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崇高精神,深化香港與內地文化、青年等領域的互動交流。
當日來自香港各界、浙江同鄉、文化機構、青年團體及金庸家屬代表等百餘人齊聚一堂,見證這一文化盛事。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影響跨越中港推動文化傳承
海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中權在致辭中回顧了金庸作為海寧名門之後,與同族愛國人士查濟民共同心繫家國、支持香港回歸的事蹟,並強調金庸作品深植於中華文化沃土,其俠義精神跨越時空,是連接全球華人的文化紐帶。他並邀請各界朋友親臨浙江嘉興海寧,感受金庸故里的江南韻味與錢塘潮湧的壯闊。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伍志和致辭時表示,金庸的武俠作品不僅是文學經典,更是全球青年了解中華歷史文化的窗口。海寧作為金庸故鄉致力於弘揚「俠之大者」精神,成為聯繫香港與內地文化的重要紐帶。香港作為金庸第二故鄉,政府亦積極推廣金庸文化,並於2017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設立金庸館,至今已吸引300萬人次參觀。去年舉辦的「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雕塑展亦獲廣泛好評。今年9月,金庸館完成升級,新增照片及書畫,豐富觀展體驗。他認為,紀錄片首發會,不僅是對金庸作品致敬,更是進一步推動金庸作品與中華文化的傳承。




首映與沙龍對話
紀錄片《大俠金庸》香港首發啟動儀式,在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舉行。《大俠金庸》紀錄片是嘉興市新聞傳媒中心和海寧市人民政府聯合出品,今年6月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廣受社會各界好評。總導演段欣率主創團隊在現場分享了歷時三年、行程萬里的創作歷程。片中童年及中年金庸的扮演者王一恩、李澤峰也講述了參與拍攝的深刻體會,展現了金庸傳奇人生與精神世界的多個側面。
活動還設有「俠論江湖」沙龍對話環節, 分「家——有一種鄉愁叫金庸」與「國——金庸江湖的精神世界」兩大專題。羅海雷、沈西城、黃海波、楊興安、李以建、邱健恩、曹眾、沈慧林、黃觀敏、戚苗苗等文化學者、業界代表及青年領袖,從金庸的文學原鄉、家國情懷、作品影響力及對當代青年的啟示等角度進行了深入對談。現場思想碰撞,氣氛熱烈。期間穿插的「江湖百曉生」趣味競答,更增添了活動的互動性與趣味性。
儀式上,海寧市還向香港文化傳媒等機構贈送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寧皮影、剪紙、皮貼畫、甲胄等非遺作品,寓意文化傳承與友誼長存。主辦單位和與會人士認為,本次活動不僅是對金庸的深切緬懷,更是對其文學成就的傳承與弘揚。通過讀金庸、論江湖,兩地嘉賓共同展望了在文化交流、青年互動等領域更廣闊的合作前景,攜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