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舞月 ●江扬

分享

夜幕降临,聚集在面向大海巨石下莲花宫的大坑人,为新造的火龙簪挂上寓意吉祥、崇敬的红绸,点睛、拜神。当锣鼓声响起,在两个沙田柚做成的龙珠带领下,点燃细密均匀地插满逾万支长寿香的火龙,循顺时针方向巡游在区内挂满彩灯的大街小巷……这项充满生命力的活动,在被纳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成为香港又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火龙舞月 ●江扬

主编:潘耀明

执行编辑:张志豪


千百年来,万亿年以来,甚至比我想像中还要年代久远的月亮,每当中秋节的约定再次到来时,依然给力的闪亮在「一年月色最明夜」(宋.林光朝〈中秋月夜〉)。

遍布神话的月亮,幽深洪荒,是地球上阔远唯一的卫星,无数的谜团吸引着人类,衍生出许多绮丽传说。

尽管日月循环往复,日子循环往复。围绕着中秋月圆这一特殊的天象,人们穿越上古时代的月神信仰、秦汉的祭月习俗,魏晋的赏月时尚,任唐诗豪迈、宋词激昂,把中秋月色装扮得超然、澄明和高远。

记得我到香港的第一个中秋节,嫂子邀约去赏月。早早吃过晚饭,提着纸制的灯笼,带上月饼和水果等食物,还有蜡烛,往附近的香港佐治五世纪念公园走去。

斑驳的细叶榕树,延绵在古老的大麻石墙旁,滑动着正在开枝散叶的秋天。

公园是少数留存下来的殖民地时代建筑物,满满的英伦味,不少港产片在这里取景。树林中星星点点是孩子们追逐玩耍提着的纸灯笼,草丛里闪闪亮亮是一个个发光的小灯泡,让人感觉很魔幻。

地上洒满月光的婉约与银白,似乎也淋淋漓漓沾染了一身文气。我知道,这股无处不在的绵绵文气从渺远的春秋时期发端而来。最早出现在《周礼》的「中秋」一词,两千多年来映照着人间的天伦之乐,孕育出脍炙人口的千古篇章。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再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阔大,都蕴藏着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

人们把自己的食品、蜡烛、花灯铺在地毯上,在公园里形成一个个家庭的空间。对于团圆的追求,是中国人的一种执念。而对美好生活的祈福,更是千百年来的一种期盼。

具有祈福意念的大坑舞火龙,作为中秋传统习俗已经在香港「游动」了过百年。这项充满生命力的活动,在被纳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成为香港又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那是十九世纪末的大坑区,聚居着人口稀少的客家村民。他们耕种、打石、捕鱼,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清淡、守拙、自然元素十足的生活。

据传某日狂风大作,一条蟒蛇降落大坑,肆无忌惮地吞食家畜,村民合力制服了蟒蛇。翌日飓风退去,却不见了蟒蛇尸体。一时间村民产生了困惑,搬动如此巨大的物体,在那个年代,绝非易事。现实的,虚无的……形形色色的疑问,恰如这维多利亚港的海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村里开始瘟疫蔓延,染病身亡的数字与日俱增。惶惶不可终日的村民,忽获菩萨托梦,在中秋节那天,舞火龙游行,放炮竹驱赶瘟疫。

这个法子确乎神奇,也许因为炮竹内含硫磺白药,加以香火熏蒸,却也奏效。是大自然的玄机重重,还是天地命理?这些动人的民间故事异曲同工,却都体现出扬善抑恶的做人做事准则,让人有了岁月静好的愿景。

大坑人与火龙结契了一百多年,习俗也被传承了一百多年。

每年三秋过半,大坑人找来特粗的麻绳扎制有三十二节的火龙龙骨,再把厚厚的珍珠草包裹在六十七米长的龙身,用屈曲的藤条做成龙头,上面插满长寿线香。还有锯齿铁片做的龙牙,手电筒做的龙眼,漆红木片做的舌头,整个制作十分讲究。

夜幕降临,聚集在面向大海巨石下莲花宫的大坑人,为新造的火龙簪挂上寓意吉祥、崇敬的红绸,点睛、拜神。当锣鼓声响起,在两个沙田柚做成的龙珠带领下,点燃细密均匀地插满逾万支长寿香的火龙,循顺时针方向巡游在区内挂满彩灯的大街小巷。

由三百多人舞动的火龙,沿途不断展示出各种花样。 「双珠戏火龙」、「火龙过桥」、「火龙缠双柱」、「起龙结团」(打龙饼)、「彩灯火龙结团圆」……

我屏住呼吸的讶异间,一轮圆月悄然嵌入幽蓝的夜空。蜿蜒起伏闪烁舞动的火龙随月光上下腾飞,有如蛟龙出海的气势,一直舞向铜锣湾海边,然后被抛入海中,以示「龙归天」(如今为了避免污染海水,已经不再抛入海中)。象征火龙把世间污垢送到海里,明天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原来香港的中秋节是这样燃的。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作家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曾任香港《文汇报》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