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分享

南风古灶,南国陶都佛山禅城石湾的地标。

南风古灶内的古龙窑,除了是「吉祥物」,亦有其实用性,每个月都会烧窑一至两次。这窑火,照亮了千年陶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今天,你在佛山新八景之一的「南风古灶旅游景区」,除了可以看到两座古龙窑「南风灶」和「高灶」,还可以欣赏到明清的古建筑群,可以亲睹从明朝开始使用到现在的烧窑,更可以参与制作陶器、参观古民居以至欣赏舞狮、武术、粤剧、剪纸等民间艺术。

来佛山美陶湾南风古灶,是了解陶都千年文化的最佳起步点,没有之一!

采访、编辑:郑会强、骆丹
拍摄:张丹峰
制作:WAW Creation


「禅城」的正名只有短短廿年的历史,但论起佛山文化的沉积,却逾千年,实在丰富得可以。诸如早年的「天下四聚」、「天下四镇」,以至今天的「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
至于千年陶都之名,更是名符其实,绝非幸至。因为这里遗存逾五百年的南风古灶,是陶都的点睛之作,甚至可说是喜爱陶文化者的朝圣之地。当你走进南风古灶,大可看看古龙窑,漫步明清古建筑,细味陶文化世界的点点滴滴。

五百年龙窑 火不绝情不灭

南风古灶位于南风古灶文旅园,占地面积五千三百多平方米。南风古灶有两条国宝级龙窑,其中南风灶有500多年的历史,高灶亦有400多年历史,在打造南风古灶文旅园时,便是以龙窑为重心。南风古灶文旅园总经理李羽萱进一步解释,在整体规划中,他们还围绕龙窑的文化,开设了一些龙窑课程和活动。例如组织儿童参观龙窑的制作,亦有烧窑的窑工体验课程,这些课程,固然可以说为游客而设,但同时亦在传播非遗文化。此外,在活动方面,因应龙窑的柴烧特性,配合每个月的烧窑,亦会举办「柴烧」市集以及开窑仪式,其中还会包括有敬香、祈福、添柴等一系列的祈福活动,让游客对于陶文化有更多的认识,也增强南风古灶的吸引力。

活动多元化

同时,景区目前也积累了多家非遗工作室,除了陶艺以外,亦有油纸伞、剪纸、蔡李佛拳、古琴等。李羽萱透露,目前古灶周边吸引了不少年轻陶艺家工作室入驻,而他们围绕这些工作室亦组织了相应的推广活动,例如周末在铁桶先锋广场举行的青年艺术家陶瓷市集,以及每周五上午在古玩街「天光墟」的古玩市集,从而也吸引很多文玩爱好者集聚。

至于其他活动方面,这里亦相当多元化,例如曾在龙窑面前举办龙窑音乐会以及马槽瀑布前举办了马槽音乐会,反应都相当好。此外,南风古灶最大型的一个传统祭祀活动,是一年一度的「拜小年」谢灶祈福仪式,亦将于农历十二月廿三日举行。

此外,自2023年10月以来,园区开放了南风夜游项目,本来五点半关门的景区,会开放到夜间九点。而现正举行的「及时行乐」游园活动,只要去园区内的餐饮配套打卡,便有机会免费夜游南风古灶。

南风古灶

地址: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高庙路6号

交通:佛山地铁2号线石湾站D出口

门票:人民币25元/人

查询电话:0757-82701118;0757-82711798 公众号:宏宇文创园;南风古灶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这个马槽瀑布,据知由千年文物叠成,落差 3米有多,横面约30米,以阶梯形式建构。涌水时,水声哗哗,自成一景。 2023年10月,这里曾举办「美陶湾马槽音乐会」,反应热烈。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南风古灶文旅园总经理李羽萱指,园区的设计重点是以龙窑文化为基础,规划和开辟了不同的景点,并开设了一些龙窑课程和活动,作为推广非遗文化和吸引游客。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漫步其中,饶有意趣。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南风集文化创意市集不仅可以领略夜色美陶湾,还有丰富的生活乐趣在此呈现。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这幅「瑞龙献宝」壁画,据知由近万块碎陶片组成,有些出自南风古灶的古窑群遗址,有的出自其他不同时代,印证石湾的陶制历史。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石湾公仔之名,众所皆知,当然要留意一二。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这个「火神」静静守在古龙窑旁。遇见当为缘份。

认识古龙窑

南风古灶景区内的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有「陶瓷活化石」之称的南风灶及高灶,数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未断,亦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烧柴龙窑。南风古灶更于2002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为「最古老的柴窑(连续使用至今)」。

据知南风灶窑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目前保存的,是明清至今不断改革修葺后的面貌,结构大体上不变,窑腔似隧道,以小型砂砖结砌而成。

据资料所示,窑内平面呈船底形,头、尾略窄而中部稍宽,总长32.6米,宽2-2.4米,通高1.8-2米,以窑中段最高。窑膛头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窑头一段为最大,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度。

西侧设窑门四,一般宽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窑之用。东侧原有窑门二,现已封堵不用。窑顶厚约0.25米,从窑头至窑尾共有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除靠窑口一排为三个外,余均五个火眼,间距0.35 -9.4米。该窑属古代制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窑,历来以煆烧日用大盆产品为主,一窑可容产品约360担,煆烧时间为12小时,烧窑周期3至4天。

石湾曾拥龙窑逾百

石湾的陶业鼎盛期是清末民初,据知当时龙窑达一百条以上。在陶业现代化的今天,当然只余具代表性的南风古灶了,并于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晋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高灶,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史亦逾400年,全长32米,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结构和操作方法上,高灶与南风灶是一样的,至于其名称的由来,则因高灶这条窑建在高庙的后面,窑主希望它能承接高庙鼎盛的香火,所以取名为「高灶」。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作为古老的柴火烧龙窑,当然要准备柴木作为燃料。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南风古灶的龙窑,外形像一条龙俯冲而下,故称「龙窑」,这是其内外的景象。

「有榕乃大」 同呼吸共脉搏

在南风古灶的不同景点中,最为奇特的,当数龙窑上的一株大榕树。这株榕树生长在灶尾,根植于窑灶的基础上,据知两者相生相伴数百年。

难得的是,过去窑火常旺,但榕树常青,其上翠绿一片,其下则树根交织,形成这里的一道风景线——古灶神榕。

对于古榕树,当地居民也称「风水树」和「飞来榕」,但树下纪念碑中提及而引人注目的,还是「有榕乃大」。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

如果想欣赏更多陶瓷作品,可前往南风古灶内的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现时正在展出「窑火传奇」千年陶都藏品展,该展经过半年筹备,从全国各地收藏家手中征集了近80件石湾窑经典陶塑作品,甚至有部分作品从海外回流而来,创作年代从清代、民国到现当代,刻画出石湾陶塑的百年印记。部分展品属首次展出,值得期待。

「窑火传奇」千年陶都藏品展信息

展期:2023年12月20日至2024年3月18日

地点:佛山市禅城区高庙路5-6号南风古灶内

交通:佛山地铁2号线石湾站D出口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7:0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9:00-18:30(节假日)

【游走大湾区】南风古灶燃亮石湾千年陶文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