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分享

「我们只是医疗产业中的一粒沙。」

医疗成本不断增加,政府及市民都要承担巨额医疗费用开支。大湾区医疗集团认为将基层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结合,以健康险为市民健康护航。无病,才是医疗产业的最大价值。

大湾区医疗集团前身为联合医务中国,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致力开拓内地医疗市场的香港医疗企业。大湾区医疗集团联席行政总裁李家聪博士在十年前加入集团,从事投资银行的他,转投医疗产业,与集团一起进步,发掘内地医疗市场的发展机遇,为推动医疗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

中国医疗卫生支出不断上升,由2014年约3.5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约9万亿元人民币。 「医疗消费占GDP愈来愈大,对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李家聪指,内地在1980年进行医疗改革,提出内地的医院要负上创收责任。据国家统计,政府直接拨款支持医院约占8%,即100元当中只有8元由政府拨款支持医院营运,余下92元要通过医保,令医院有足够的营运资金。因此,内地基本已实现全民医保,参与医保比率高达95%,可谓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全世界最大的支付体。反观香港的体制,基本由政府全额支付,为住院费「包底」。香港医管局在2023年就有多达九万名员工,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医院集团之一。 「一个是高效支付,一个是高效的医院服务体制,如何找到平衡点,就是大湾区的机遇。」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医疗开支日益增加,李家聪博士期望,通过可信任及可负担的健康险,让市民不用因为「健康问题而返贫」。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启用仪式

投资基层医疗回报高

集团创办人孙耀江医生早在2003年参与国家医改政策的制定,认为内地医疗开支日益庞大,必须推动基层医疗发展。李家聪坦言,从投资角度,没有人愿意投资基层医疗。因为基层医疗是要帮助患者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无病又何来收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只要在基层医疗投入1元,可以为医疗系统节省8.5元,在投资界,8.5倍的回报是非常利害。」李家聪表示,投资医疗产业,一般是开医院、投设备、请专家,然后监管营运。但他们集团只做一件事,就是如何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发展。因此创设GOLD™金牌培训及认证课程,透过强基层,推动医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从中寻找多赢局面。 「集团就是长期处于支付、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博弈。」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启用仪式

三个五年计划

为了将可信任、可负担、可触及的医疗服务带给所有人,李家聪表示,集团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强基层,惟在北京及上海推动基层医疗汲取了教训,绕了一圈,才发现广东省才是全国基层医疗发展改革的高地,因此将重心放在现时的大湾区,并在2018年确立基层医疗与公私营合作发展方向,将资源投放在入才培训。 「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一个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培训,令医生达到一定标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在公私营合作方面,集团助力政府提升基层服务,改善就诊环境。李家聪表示,第二个五年规划很清晰,就是要「做大做阔做深」。由番禺开始逐渐发展至现时覆盖内地六个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中山、珠海、东莞、佛山,思路一致,就是要跟市政府及区政府合作。

踏入第三个五年计划,李家聪透露,将开展集团一直进行,内地政府亦十分鼓励的基层医疗及商业健康医疗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集团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取得较好的优势,可以开始规划及拓展商业健康医疗保险产品的研发及定价。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与香港中文大学医院、香港港怡医院进行粤港协作价值医疗伙伴体系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获批港澳药械通

推动团队一致信念

要整个团队都有一致信念,上下一心坚守初心并不容易。李家聪指,集团采用双CEO管理模式,由联席行政总裁龚敬乐医生负责医生培训,龚医生一直提醒医生不忘行医初心。而在每间门诊亦有一系列海报,提醒医生要保持初心,跟病人共同决策,聆听病人声音。这些「老生常谈」需要不停重覆,以身作则。 「我的父亲也是一位家庭医生,看到他如何对待病人,其实很有感染力。」他最近聘请两位来自香港的同事,也用了4个月花了30个小时进行面试后才聘请,「如果想同事有同一理念,一定要不断用时间向员工解释。」

能够一直保持初心,持之以恒,投入医疗产业事业。李博士坦言,病人的回应,是他最大的动力,其次是与志同道合一同完成有意义的事。 「疫情三年有很多企业选择『停一停、谂一谂』,但我们没有停下来,这亦是责无旁贷的工作。」他指,疫情三年体现了基层医疗的重要性,是所有市民健康的第一防线。 「集团发展至今十年,变得更加谦卑。因为医疗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多方面携手合作才能共赢。希望可以继续将这个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同事。」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大湾区医疗集团创办GOLD™金牌培训课程,令医生达到一定标准水平,从而提供良好的基层医疗服务。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每位医生都具有专业水平,细心了解病人健康情况。

结合保险「强基层」

大湾区医疗集团现时拥有3,000多名医生,200多间诊所,预期目标在2030年扩展至10,000名医生,1,000间诊所,平均每一年增加50至100间。 「因为在这个基础上,将有可能推动500万至1,000万人,采购一些新型的健康医疗保险。」

李家聪表示,集团透过商业医疗保险「强基层」,理念是通过任何一间保险公司购买健康医疗保险,背后都会「捆绑」一位家庭医生,医生掌握病人医疗及药物记录,体检报告,病人亦可通过手机「小程序」预约门诊及浏览就诊记录。系统背后还有人工智能体系,提醒医生按时通知病人覆诊、做运动、进行健康筛查等。他强调,过程具有循证医学、家庭医学的管理,希望为市民维持健康,延迟入院时间,这亦是集团最大的经济发展模式。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治疗室环境洁净明亮,灯光及桌椅都经过细心设计,令病人在就诊时感到舒适。
开拓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健康险新模式大湾区医疗集团李家聪:为健康护航
▲设于广州南沙金牌全科门诊部

健康险保健康

对于医疗险及健康险的分别,李家聪解释,医疗险是你需要用医疗服务,保险公司为你支付医疗费,健康险涵盖范围更大,除了用来保障健康,在出现健康问题时,也可用以支付医疗费。所以集团与病人是「命运共同体」,市民愈健康,公司就愈成功。

「集团有一大愿景,就是希望透过基层医疗结合商业医疗保险的创新发展,令所有人得到健康。」李家聪表示,市场上有机构会做医疗保险,有机构会开医院,但没有一间机构会将基层医疗与商业健康险结合。他认为「他山之石可以借镜」,所以一直研究全球的医疗体制,希望保障市民健康同时,又可令产业得以发展。 「医疗产业非常庞大,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沙,但一定要参与其中,透过不断学习,希望可以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医疗新模式。」


面对挑战保持初心

从培训金牌医生、开设门诊、推动基层医疗与商业健康医疗保险产品的结合。一路走来,有许多困难与挑战。李家聪指,当中遇到三大难关。第一是港资或外资的管理模式跟内地的管理模式很不一样,要尝试管理一间企业,当中的灵魂敲问及学习非常多,至今仍需不断自我提升。

第二是要面对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政商」合作机制,要跟政府达成双赢。第一份合约,由2017年8月首次跟政府见面,到2018年2月签约,便用了半年时间。当中要不断向政府解释当中的内容及价值,要坚定不移去做。

李家聪坦言,港资要了解内地文化,如何与内地政府、员工、医护打成一片之余,亦要保持企业清晰的发展目标,这是非常困难。第三点就是要保持企业初心。 「这是我一个人做不到,全靠团队,各部门同事都很用心去做。」


长寿是机遇

随着长者人口不断增长,李家聪认为,大湾区将会迎来非常庞大的医疗消费市场,因为所有人退休后的退休金,在百年归老之前,都是用在医疗方面,当中的开支必然非常庞大。

他相信大湾区机遇就在药物研发。以往要服药减慢癌症、老人痴呆等病情恶化,现在有mRNA及CAR-T科技,免疫疗法等,这个思路在未来会愈来愈增长。其次是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所衍生出来的产业非常庞大。此外,长寿及银发经济衍生出预防医学产业,透过精准的事前检测,推动健康的科学管理。日后如何透过验血、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等预防管理未来风险的发展,都是大湾区超大的机遇。

现时,香港的医疗保险保费不断增加,60岁以上人士面临无法支付,而出现的「断供」问题。李家聪认为,这是一个悲剧,断供一刻,就是最需要医疗的时候。如果全部人断供,没钱到私营医疗,就只能选择公营医疗服务。 「集团希望未来针对60岁以上人士的健康险,一定要比香港的保险费低50%,但同时可给健康保险公司有持续的利润。」他有信心借用大湾区趋势,推动新型的健康保险发展。 「希望不论在香港或内地,市民不是看见集团的名字,而是看见他们购买的任何一张健康险,背后成功营运的支持力量,就是来自大湾区医疗集团,这是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