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拥有完善教育制度,提供优质教育,深受内地学生和家长欢迎。施政报告亦多次提出要将香港打造成教育枢纽。为了让更多内地学生和家长认识香港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让本地教育界有更多渠道直接面向内地学生和家长,《明报》与新东方国际教育合作,于4月12日在深圳举行第一届「香港升学教育展」。展览有34所来自香港和内地学校参与,吸引众多学生、家长和对来港升学有兴趣的人士入场,反应热烈。

展览以「逐梦圳启航」为主题,寓意帮助内地学生和家长掌握最新的香港教育资讯,物色心仪的学校,及早部署来港升学策略,作好准备,为实现梦想启航。另一方面,展览亦为参展学校提供直接与内地学生和家长接触的平台,拓展招生的新机遇。 34间参展学校种类五花八门,当中包括香港的官立学校、津贴中小学、私立和直资学校,以及内地学校,各有特色。各参展学校借此机会介绍办学理念、特色课程、校园环境及设施,以及学生成就。校方除了安排教职人员和学生代表解答入场人士的查询外,亦提供即场面试的安排。不少学校和家长做足准备,预备好成绩单及相关文件,把握机会向心仪学校提交申请。



专家剖析来港升学要点
另外,大会安排了一系列升学专题讲座,分别邀请多位来自香港和内地的资深教育界人士,以及在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就不同主题发表意见,分享有用的升学资讯。香港立法会议员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邓飞是讲座嘉宾之一,他以「港校优势‧多元学制‧升学衔接全景透视」为题作分享,并指「香港教育追求全人发展,注重价值观培养,更提供心理辅导、驻校社工等专业配套,关顾孩子成长。」邓飞指,很多内地家长过于专注学业,选校时容易忽略香港学校在辅导学生成长方面的措施。他们不应只着眼于DSE考试,可鼓励子女参加运动、创科等比赛,促进全面发展。他又提醒,很多内地家长误以为只有香港身分才能报考DSE,事实上DSE考试不受身分限制,分别在于以本地生或非本地生的资格报名大学联招。此外,DSE考生衔接多元出路,除了本地升学,还可报读内地或海外大学。他建议内地家长可以提前部署,在中小学阶段为孩子增加不同学习经历。

另一讲座嘉宾香港津贴小学议会港岛东区委员、佛教中华康山学校校长马中骏以「香港升小选校策略与派位全攻略」为题分享心得。马校长称,近年香港出生人口下降,入读幼稚园的幼儿人数持续减少,内地家长报读香港幼儿园有很多选择。他向家长介绍幼稚园学券计划,以及香港小一派位机制。他指,「自行分配学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阶段,一般在11月中旬公布。未获学位的则会进入「统一派位」阶段,约在6月份公布派位结果。他建议打算来港定居的内地家长可联络住所附近的教育服务处,寻求学位安排支援服务。

直资学校近年愈来愈受到内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目前本港共有71间直资学校,包括50间中学、12间小学及9间中学暨小学。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总务委员、港青基信书院校长卢裕敏在讲座中分享,直资学校营运弹性,招生政策、课程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较灵活,家长需多花时间理解和比较。她指,直资学校享有更多资源,可自行开设不同特色课程,例如国际文凭课程(IB)、其他外语课程等。 「与官立学校、资助中学不同,直资学校需要收取学费,但家长仍可申请学费减免。另外,由于大部分直资中学自订中一收生程序及申请日期,因此家长要留意招生时间。」

校长分享STEM教育特色
发展STEM教育是全球大趋势,香港亦不例外。香港电脑教育学会会长、沙田培英中学校长朱嘉添在讲中分享香港STEM教育特色,他认为香港在STEM、AI方面的教育做得相当不错,教育局在小学推行科学科,初中推行「初中人工智能课程单元」,从小训练学生的科学知识及素养。 「以沙田培英中学为例,学生会参与不同类型的国际性STEM比赛,与海外学生交流,加强与国际接轨。此外,我们有很多学生在高中选修物理、化学、生物、科技科目,这些科目均有助报读大学的STEM相关学系。」 另外,朱校长亦重点介绍香港中学自行收生和派位机制,帮助内地学生和家长全港了解香港中学收生制度,作好部署及准备。

讲座主题多元化,专家分享的资源具参考价值,吸引不少入场人士收看,台下座无虚席。会场内人头涌涌,多个参展学校摊位更出现轮候查询的人龙;大会特别安排的面试室门外同样有不少学生和家长等候面试。展览期间,明报设有摊位,除了介绍最新成立的一站式教育资讯平台「香港学校网」(School Choice)外,还安排专人办理会员登记手续,成功登记人士获赠精美纪念品。



参展学校专访
融合中西文化获内地家长青睐
直资中学孔圣堂礼仁书院何柏欣副校长指,是次展览让校方接触更多不同层面的内地学生和家长,「以往在港举行的教育展,入场的内地学生和家长一般有明确的升学目标和心仪的学校。相反,许多出席是次展览的学生和家长虽然有到港升学的打算,但仍未锁定对象,通过与他们交流,可更了解他们的选校意愿和取向。」他续称,该校强调儒家文化和孔子教育理念的办学特色得到不少家长的青睐,「学校不但着重宏扬中华文化,更强调中西文化结合,校内目前有来自十多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呈现多元文化的色彩,这亦是吸引力所在。内地学生和家长亦很向往学校提供的两文三语学校环境,我们更特别为新来港学童准备了一个24小时适应课程,除了帮助他们学习繁体字、广东话和使用英语上课外,还会介绍香港的升学制度和各种社区资源,助其尽快融入香港生活。」展览期间,该校收到超过三十份入学申请,反应超出预期。

着重STEAM教育全方位关顾内地学生
将军澳官立小学期望借是次展览跟内地学生和家长介绍学校的强项和特色,该校近年锐意发展STEAM教育,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解难能力。在第六届大湾区STEAM卓越奖2024中,该校夺得「十佳STEAM学校——小学」殊荣。另外,学校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无人机足球比赛,有学生更入选香港学界无人机足球队,代表香港出战「港澳无人机足球精英挑战赛」,勇夺优季团队奖。校方关顾到内地学生的学习需要,备有一系列的支援措施,如新来港学童适应班、广东话导修课、英语班,以及在周六安排学生到各区考察,认识香港。为方便接触内地家长,该校近年开通了小红书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帐户,希望通过不同渠道跟内地家长介绍学校的最新发展,以及校方为内地学生度身设计的支援措施。通过是次展览,校方直接接触来自深圳和其他大湾区内城市的学生和家长,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要。

借展览介绍办学理念
佛教林炳炎纪念学校STEM及创新教育组练思宇主任表示,希望透过是次展览让内地家长增加对该校及香港教育制度的认识,同时让校方接触更多不同类型的内地家长和学生。校方向家长介绍该校的办学理念,让家长了解学校重视学生全人发展,学术与体艺并重的特色。学校亦为新来港学生提供足够支援,特别在语言方面设有课后习班给他们参加。学校亦为新来港学生安排课后活动,让他们多与本地学生接触。练主任说是次展览可以让内地家长了解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及到香港升学的情况。

参展旨为报答内地家长支持
圣类斯中学(小学部)陈霭媚校长表示,以往有许多居住在内地不同省市的家长亲身前来学校查询入学资料,校方透过今次展览报答内地家长的爱戴,主动跟他们接触与交流。观乎是次参观教育展的家长,陈校长觉得他们较愿意花时间详细了解不同学校的课程及办学理念,对各校都有深入认识。陈校长指,该校是一所以英语授课的男校,着重培养英语能力的同时,也不会忽略中文教育。若新来港学生的英语能力稍逊,学校于课余会安排老师给他们补习。陈校长认为参与是次展览能够增加学校对内地家长及孩子的认识,更清楚他们的需要。

推广学校特色开拓招生机遇
圣公会吕明才纪念小学郑淑娴副校长表示,该校希望透过是次展览推广学校,增加招生的机会,同时建立与不同教育机构的联系。她认为是次展览让校方与不同层面的内地学生和家长接触,解答他们的查询,同时了解他们的需要。郑副校长指,学校位处于港岛名校网,聘有四位外籍老师,每年会举办境内外游学团,助学生提升英语能力,同时建立国际视野。另外,学校亦推动STEAM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课外活动。学校会安排班主任多留意新来港学生的需要,于课后会提供适应课程及学业辅导,安排新来港学生参加不同课外活动,多与其他学生交流。郑副校长指,内地家长较重视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及活动,通过展览更了解他们选校的意愿和需要。

内地学生及家长分享
结伴参展大有收获
展现现场特设面试环节,让学生与校方面对面交流,亲身体验香港院校的面试氛围。林同学与蔡同学于深圳就读中二,未来有意前往香港升学。林同学称,香港中小学注重全面发展,希望未来能够转换环境,接受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氛围。 「今天和父母一起参加教育展,了解到很多实用资讯,包括讲座分享、现场面试及与学校老师交流,目前已经锁定两至三至所心仪的学校。」蔡同学则通过展览加深对香港教学方式的了解,「我先到所有中学摊位了解学校的情况,确定两至三所心仪学校后,即前往参与现场面试。面试过程亦有所得着,让我提前熟悉香港学校的面试环节,院校老师亦会针对我的个人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如面试细节、个人发展方向及学业建议等,大大提高我的自信心。」

寻找选科建议为子女升读高中作准备
家长何女士称,孩子目前在港就读中三,因想了解更多高中选科的资讯,故前来教育展了解及寻求帮助。 「此次教育展览氛围很好,现场集结多所中小学,让学生家长能够与校长老师面对面谈话,针对个人情况获得专业的意见。」谈及为何让孩子在香港升学,何女士和尹女士都非常认同香港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在多元文化下茁壮成长。 「因常居住于内地,获取香港教育资讯较为不便,而此类教育展览则能帮助家长和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讯,了解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如择校、分科及其他学业指导等,非常便利。」

香港学校代表用心讲解
展览当日,不少家长与子女一同参加展览,了解香港中小学的升学资讯。许女士表示,孩子目前在深圳就读,未来有意前往香港就读中学,希望借是次展览物色理想的学校。 「香港的教育体系非常吸引我,如注重全人教育、多元化教育模式、课外拓展等,有助学生全面发展。是次教育展设有28所中小学摊位,让我们轻松了解香港院校的资讯,老师和校长都非常热情,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让我印象深刻。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教育展览,提供更多专业意见和指导,让内地家庭能够深入了解香港院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