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为庆祝成立70周年,安排了一系列庆典活动,昨日(8月29 日)在湾仔会展中心举办的「洞悉锐变智赢未来」经济论坛是重点活动之一,邀得行政长官李家超担任主礼嘉宾,并发表主旨演讲。论坛座无虚席,出席嘉宾轮流发言,共同为行业未来发展探索出路。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李家超:推动升级转型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正经历经济转型期,特区政府将继续积极求变,引领社会各界创新变革,政府持续进行改革,筹划及进行多项新措施。他亦提到,香港整体经济保持增长,商品出口货值持续获得按年双位数字的上升,输往内地、美国及欧盟的出口明显扩张,保持正面势头发展。展望未来,香港仍然面对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政府会团结各界,共同为香港在转型期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业界升级转型,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与香港一同成长,是政府的合作伙伴,一直致力推动香港及全球的经贸联系。」李家超对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的工作予以肯定。


中出商会:发掘经济新动力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70周年庆典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席贝钧奇表示,目前环球政经局势面临各种冲击,前路变幻莫测,世界变局百年不遇,在当今地缘政治剧烈变动下,香港的定位、前景、经济及社会应该何去何从? 「相信引领我们继续前行的指路明灯是求变、求新、求质,这正是筹委会举办是次经济论坛的初衷,期望为大家洞悉经贸规则、消费模式急剧转变的过程中,探究以智慧新思维、新科技,为香港经济汇聚新动力,扩展新市场。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将一如既往与大家同心、同行、同向,积极进取,共同创造新质生产力,发掘经济新动力,促成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诞生及发展。」
论坛统筹、筹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温幸平表示,「洞悉锐变智赢未来」经济论坛成功举办,有赖特区政府、社会各界支持。中出商会为推动是次论坛投放了大量资源,收集各方意见,为进出口贸易发展寻找新机遇。
是次论坛分上下午举行,出席嘉宾超过1,000人,会场非常热闹。同时,出席这次经济论坛的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70周年庆典筹委会成员有:主席贝钧奇;副主席兼秘书长温幸平;顾问黄英豪、林龙安、陈劲、张学修;副主席黄英豪、李圣泼、李文斌、王赐豪、何志豪、陈少山、梁毓雄、张文嘉、郭英兰、庞建贻、钟立强、许宝月、邓绍坤;副秘书长陈建年、李淑媛、蔡德升等等。

嘉宾剖析国际大局
这次经济论坛邀请了三位专家讲者,分别是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马凯硕教授;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
张维为教授从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和汽车普及率、食物消费量、中国经济及个人/家庭财务的信心、论文发表数量、AI专利数量等不同层面,剖析中国的经济实力。他更提到底层逻辑,指中国是一个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的结合。面对大国博弈,他相信会经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接受四个阶段,期望最终关系和好,达到双赢。
丘应桦表示,进出口贸易是香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外部货物需求持续的支持下,香港上半年的贸易表现有所改善,首两季的整体货物出口,均录得按年增长。 「数据反映香港经济及市场的根基非常稳固,应变能力及韧力十足。」他相信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只要能够洞悉大势,敢于创新求变,相信必定能够为香港发掘无尽的发展机会。
马凯硕教授指,美国现在是一个非常分裂的国家,但内部仍有打压中国的共识,当向中国作出多项制裁之后,香港亦无可避免受到影响。他分析中美博弈面对不同的结构性力量,并认为当中「低估中国是很大错误」。他提到中美有各自优势,对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乐观。他又预计下一代中产的冒起来自中国、印度及东盟,这是非常庞大的新兴市场,并且非常邻近香港,提醒香港人要掌握未来的前景。



四场专题研讨会气氛热烈
除了主论坛,活动亦设有四个专题研讨会,分别是李文斌副主席、刘堃筹委负责统筹的「物流产业发展前景」;王赐豪副主席、李国明筹委负责统筹的「银发市场面面观」;黄英豪议员、陈少山副主席负责统筹的「跨境电商发展前景广阔」; 陈建年副秘书长、蔡德升副秘书长负责统筹的「如何落实国际贸易链管理中心」四个专题研讨会,并获得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担任主礼嘉宾。与会者踊跃发言,讨论气氛热烈。
此外,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在今年成立70周年,还将赞助十月一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维港烟花汇演,并在会展中心举办盛大欢庆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