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文化:穗港澳粤剧名家聚羊城共启「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

分享

「穗港澳粤剧日」是广州市一区一品牌活动,于2003年起落户荔湾。 「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系列活动,已于今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以持续推动粤剧粤曲(荔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并以粤剧为纽带,搭建穗港澳三地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共同促进粤剧发展。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穗港澳三地粤剧名家在活动中齐聚一堂,并为市民呈现四大活动,除了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举行的「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启动仪式及「穗港澳粤剧名家精品展演」,还有三地名家分享粤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穗港澳粤剧名家访谈对话」、由穗港澳三地青少年通过粤剧交流展演展示粤剧粤曲教育传承成果的「穗港澳青少年交流展演」、以及展示粤剧在三地基层群众中传承发展成果的「穗港澳私伙局交流展演」。

湾区文化:穗港澳粤剧名家聚羊城共启「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
一连三天的「穗港澳粤剧日」节目相当丰富, 呈现了精彩的粤剧风貌。

三地名家唱响粤韵风华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表演了在粤剧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搜书院》选段;澳门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慧与著名青年文武生司马祥献上《五湖烟波侣》首演;香港粤剧演员会理事长、香港艺术发展局戏曲组主席、著名粤剧女文武生刘惠鸣与香港著名花旦林颖施共同演绎经典剧码《紫钗记》之灯街拾翠。还有《火烧裴元庆》《风雪山神庙》等经典打戏,经典名角佳作汇集于此,在融合、创新、碰撞、突破中,充分展现了湾区粤剧文化之美。名家们亦通过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粤剧节目表演,展现了新时代粤剧艺术发展的新成果,展示了粤剧艺术的迷人魅力。

新老交融传承与创新并举

穗港澳三地通过粤剧形式的文化交流融合,让愈来愈多大湾区年轻一代接触和喜欢上粤剧。演出现场,由穗港澳三地的年轻人联演的戏曲故事《粉黛声声》,这是一个新派戏剧改良节目,通过演绎+朗诵配合戏曲表演形式,通过三地青年的共同参与,展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湾区文化:穗港澳粤剧名家聚羊城共启「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
湾区文化:穗港澳粤剧名家聚羊城共启「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
湾区文化:穗港澳粤剧名家聚羊城共启「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
「穗港澳粤剧日」的活动目标,是以粤剧为纽带,搭建三地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共促粤剧发展。

名家深度对话畅谈粤伶人生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粤剧艺术家的力量集合起来,让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成为讲述大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重要文化名片。在本次展演舞台上,穗港澳粤剧名家与观众分享艺术心得和三地粤剧传承发展情况,讲述大湾区同根同源的文化故事。

来自香港的粤剧表演艺术家刘惠鸣希望能和其他粤剧从业者一起,把大湾区打造为最好的粤剧地区,推动内地与港澳在内容创作、制作与推广等方面深度合作,展现融合度更高、传播力更强的文化态势,共同打造文化湾区。来自澳门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曾慧则表示,粤剧表演艺术家站在舞台上,除了不断钻研唱腔、追求表演程式完美、寻求突破外,亦要设帐授徒,培养接班人,力求粤剧表演艺术代代传承。广东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则在谈到三地演员交流合作时认为,粤剧是传承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的艺术,需要代代相传。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传承粤韵瑰宝是粤剧人的使命和责任,期以粤剧粤曲等文化为联结,促进大湾区青年交流互通,唤起年轻一代情感上的认同。

私伙局同台小红豆荟萃

穗港澳是粤剧传承发展的核心地,少不得「私伙局」的活跃,这些民间戏曲社团让粤剧粤曲的生命力绵延不息。活动期间,「穗港澳私伙局交流展演」亦于11月29-30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上演,一连两天,一天三场,为市民游客呈现湾区共融的粤韵盛会。

至于展示粤剧粤曲教育传承成果的「红豆生辉」青少年粤剧粤曲展演和穗港澳少儿曲艺粤剧作品展演,亦分别于11月30日和12月1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上演,展现小小传承人的活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