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 诗韵雅养香江青年心

分享

编按:在香港这国际商业都会中,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于年轻一代也许已不再普及,但其薪火依然绵延不绝,多所本地高等院校及古典诗歌创作团体坚持培育与传承,师友间定期聚会,吟诗论艺,切磋琢磨,共同成长。今期组织特辑简介,并选刊十数位诗人的作品,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一窥香港青年古典诗歌创作概况。

目录

香港青年古典诗创作概况 ●陈彦峰

香港地处中华一隅,经济蓬勃,科技昌明,文化滋育,英才汇萃,是为国际大都会。然而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未敢忘本,大众或以为香港只有白话文学之发展,岂知古典诗文之传承,不尝断绝。也非外界所料,古典文学只是老一辈人物的喜好,即使当今青年学子,仍有不少雅好诗赋,勤习韵律,遥接风骚古辙,近承岭南翰迹,且往往能因应时代变迁,歌咏即目物事,抒发当世情怀,而另写新意。本文将简介当今香港几个重要的古典诗歌创作团体,并略为评述十数位杰出诗人的作品,以反映青年古典诗歌创作的发展面貌。

香港浸会大学「璞社」

论当今香港积极扶携青年后学创作古典诗歌的团体,不得不提「璞社」。璞社之成立,源于二○○二年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由邝健行教授任教之「韵文习作」一科。学期完结后,邝教授与当时几位学生一起创建诗社,谈诗论艺,以延续课堂余韵。邝健行〈璞社成立小引〉云:「窃拟众效古而结社,月命题以赋诗;邀师长作点评,集同窗共讨论」,由此可见,璞社本身就是一个以指导青年学子为目标的诗歌创作群体。璞社成立至今,每月诗聚,二十多年间未曾间断,培育了众多诗歌创作好手。近年,璞社也欢迎非浸大学生参与其中,鼓励来自不同院校的青年诗人互相切磋。

现时社中青年诗人中,以吕牧昀、张轩诵、叶翠珠、刘沁乐、钟世杰、谭凯尹等较为活跃,诗歌作品各具特色。兹略举各人诗作一二以说明:

吕牧昀诗精练工稳,写新旧题材均雅健合辙,有时比兴奇特,道常人之所未道,例如〈巴黎奥运港将夺牌二首〉,赞扬何诗蓓:「蛟龙岂限雨云池,正好浪头争一搏」;〈至日重游台北万华〉:「微雨渐上衣,檐脚容暂避。倾听巷弄间,涓滴动幽邃」,均为警句。张轩诵诗风古奥而浑厚,题材多有苦寒凄怆之感,如〈拟挽歌辞效陶公二首〉:「吾生长不乐,此去讵非福。愁忧与俱灭,容身有空木」(其一)、「化去何足道,但恨别仓皇;独醒吾所矜,不用奠酒浆」(其二),拟自己之挽辞,不无欷歔。叶翠珠诗走本色质朴一路,笔法自然流畅,如〈游香港亚洲素食展二首〉:「饭饮盈囊归远路,渺踪旧味亦堪思」(其一)、「煮素无伤君子德,鲜蔬慢嚼可延龄」,写素食之鲜新淡清,饶有趣味。刘沁乐诗沉郁蕴藉,感时伤世,多有抱怀,如〈劝影斋诗题后〉:「翻愁笔底辟新境,敛恨尊前感逝波」、〈岁末游青山禅院示友〉:「入山尚幸能高瞩,乱世无须再纵眸」,气格高远,寄意深沉。钟世杰诗则清新爽直,尤擅写当世事物,不见斧凿,自然流露,如〈人工智能〉:「人工创智慧,演算自编程。数据通今古,才能近圣明」、〈核能〉:「唯恐泄钸成永劫,伤嗟明月照荒芜」,融今词入诗,颇见匠心。谭凯尹诗用情真挚,出自肺腑,如〈和平〉:「今古难明事,干戈永未停。真心何隔阂?夙愿只安宁」;有时轻灵跳脱,想法奇巧,如〈夏游〉:「翻山寻幽壑,水丰动鸣虫。海角迎雪浪,沙炙汗融融」,可见一斑。

璞社中青年诗人还有梁思睿、莫家宝、黄灏安、邓祖明等,或年资较浅,或于社中未算活跃,然亦不乏佳作。笔者征集了社中诸位青年诗人的作品,附于文后,以供赏阅。

香港中文大学「未圆社」

香港另一个重要的青年诗歌创作群体,乃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未圆社」。 「未圆社」以校内「未圆湖」取名,社员多为中文系本科生,曾修读「诗选及习作」、「写作训练」、「文艺创作」等科目,雅好诗词,攻研声律;社中不少诗人更曾在「全港学界诗词创作比赛」中,屡获殊荣,锋芒绽现。笔者有幸获中大中文系程中山博士襄助,征得五位青年诗人的作品,包括:伍展枫、邱嘉耀、陈康涛、黄启深及刘浚㮾,略评述如下:

伍展枫诗作意象鲜明,情感充沛,如〈甲辰冬,第三届风雅传承会议后,敬和中山、炜舜二师及诸先生原玉〉:「临风乐读诗千阕,忆昔长吟月一轮」、〈乙巳春,告别新光戏院〉:「满座掌声传耳外,一堂帷幕谢台前。难留宾客离情动,忍对氍毹别绪牵」,写来声情摇曳,感动人心。邱嘉耀善用典事,顺手拈来,不着痕迹,如〈病中重读旧作感而有赋〉:「也曾捐扇怜班女,亦复长歌效接舆」,用了婕妤喻扇、接舆歌凤之典,表达心迹;〈忽闻兄将去港哑然怅然同诸生祖饯于白石角燕前有作其一〉:「鹪鹩巢深林,不过栖一枝。鼹鼠饮河中,腹满复奚为」,用《庄子.逍遥游》之典,喻去港者之心志。陈康涛则善写地理景观,秉笔直书,历历指点,如:〈过薄凫林牧场及西国大王庙〉:「牛乳西来悬缆索,神龛北请镇魑魈。村耆独隐凫林道,鬼节重逢鹤佬寮」。黄启深诗气象恢宏,魄力非凡,句工字链,章法严谨,如〈过金陵吴大帝墓〉:「坐窥满壁乌林火,划作一丸江表泥」,写孙权赤壁大战的气魄;〈京都南禅寺〉:「闻说入三门,能降身上豸。翚然凤在楼,遍地螺吹耳」,皆属妙笔。刘浚㮾诗则婉约澹荡,句法流丽自然,如:〈东涌樱园〉:「野岸扶烟春澹荡,何人似我意踌躇。回晴徙倚看花又,入洛行吟发轫初」、〈壬寅孟秋梅窝听晓山房雅集拈得得字〉:「海角生儒商,宜以此矜式。但持茶一杯,纷纭且暂息。想见梅蕊初,清幽好颜色」等。以上诸君皆诗艺卓尔,作品可堪赏味。

香港珠海学院古典文学创作课程

此外,香港珠海学院也十分重视古典诗词的鉴赏与创作。香港珠海学院的中国文学系设有「古体诗选及习作」、「近体诗选及习作」、「唐五代宋词选及习作」、「南宋词元曲选及习作」等科目,探讨中国诗歌的源流、发展与演变,并重点指导学生创作诗词以为课业要求。如此,学院就成为了培育新进诗人的专业场所,学生修毕科目后具备一定的创作水平,部分更在海内外各大诗词创作比赛中获得奖项,成绩斐然。

笔者征得该系副主任董就雄教授同意,刊出几位杰出学生——包括陈雨田、陈翊心及郑至钦——的诗作。陈雨田、陈翊心各有〈香江古意〉一首,颇效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笔法,铺写香江风物景致,辞藻富丽而不浮艳,对仗链字,顶真换韵,声色俱备。郑至钦有写「以巴战争」七古一首,感慨战事涂炭生灵;有〈拾叶〉五古一首,写拾叶意趣,饶富哲理。几首虽属学生作品,但均已成熟稳妥,显是指导有方、课习唯勤之功。

结 语

古典诗歌创作在香港虽属小众雅好,但当今仍然有不少青年学子,愿意追效古风,研习韵律,致使风骚之道未尝断绝,在如此商业社会中,已属难能可贵。这当然得力于不同院校对古典文学之推动,以及老师辈对创作人才之栽培,薪火遂可传承;一些文化学术机构定期举办诗词创作比赛,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现才华、大放异彩的机会。诚望大众日后更能关注青年古典诗歌创作的发展,让他们的努力与才华,获得更多认同。

(作者为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讲师、璞社社员。)


香港青年古典诗创作作品举隅

陈彦峰按:文章提及过的诗人及相关作品,刊载于下。程中山博士、董就雄教授帮忙征集诗作,一众青年诗人踊跃投稿,特此致谢。

【特辑】■ 诗韵雅养香江青年心
香港多所高等院校及古典诗歌创作团体坚持培育与传承,师友间定期聚会,吟诗论艺,切磋琢磨,共同成长。 (璞社提供)

香港浸会大学「璞社」

拟挽歌辞效陶公二首●张轩诵

其一

吾生长不乐,此去讵非福。

愁忧与俱灭,容身有空木。

颜留此日朱,岁序徒相逐。

迁化归尘泥,庶几滋兰菊。

其二

排忧计苦拙,人生百年长。

化去何足道,但恨别仓皇。

画眉饶古意,今夕试新妆。

有客念旧好,三两会幽堂。

寄谢诸君子,区区愿相忘。

独醒吾所矜,不用奠酒浆。

(张轩诵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文学士、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璞社社员。曾获「全港学界律诗创作比赛」大学及大专组冠军等。编有《荆山玉屑.八编:香港浸会大学璞社诗辑》。)

游香港亚洲素食展二首●叶翠珠

其一

长桥过海探新奇,试食咸甜乐此时。

饭饮盈囊归远路,渺踪旧味亦堪思。

其二

琳琅美馔弃荤腥,炒面冰糕唤客停。

煮素无伤君子德,鲜蔬慢嚼可延龄。

(叶翠珠为香港珠海学院中文系学士、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文学硕士。璞社社员。现为教育工作者。)

秋日怀人(外一首) ●梁思睿

秋日怀人

炊烟唤旧思,煮米解啼饥。

炉灶每兼味,孩童无饱期。

幼年肉糜盛,老者饭钱衰。

乌发披麻白,深秋更觉悲。

巴黎奥运——韵律泳

仙姿岸上临,俏影碧漪寻。

百手牵云浪,千花引客心。

奋持红帜举,醉看锦鳞沉。

汗苦化甘泽,荣光抵万金。

(梁思睿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璞社社员。现职教育行业。曾获二○二三年度「聂绀弩杯」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赛三等奖。)

劝影斋诗题后(外一首) ●刘沁乐

劝影斋诗题后

吐尽枯肠是鲁柯,强持傲骨泪痕多。

翻愁笔底辟新境,敛恨尊前感逝波。

世变传薪甘寂寞,途穷劝影自蹉跎。

遗篇夜诵恍如幻,细雨霓虹逐梦过。

岁末游青山禅院示友

岁阑之际约同游,感此微寒似晚秋。

过眼残碑字难辨,作尘遗迹兴何求。

入山尚幸能高瞩,乱世无须再纵眸。

旧日青山成怅望,吾曹白却九分头。

(刘沁乐为璞社社员。诗作散见于《乾坤诗刊》、《荆山玉屑》等。)

人工智能赋诗(外一首) ●莫家宝

人工智能赋诗

数码成趋势,编程可作诗。

须臾声一语,顷刻幕双词。

逻辑诚多误,衷情岂合宜?

还需翻典籍,储宝链文辞。

飞花

轻柔绵若雪,绿荫起东风。

往复无人问,飘摇有孰同?

提框留絮散,坠地叹时匆。

霎景难重现,唯存记忆中。

(莫家宝笔名贤川。现为香港都会大学兼任讲师,任教文学创作。作品见于《大头菜文艺月刊》、《文路》、《荆山玉屑》(六至八编),并着有个人诗词集《绿映斜阳暮》。)

和平、秋日怀人●黄灏安

和平——加沙战争

狼烟福地升,战火掩沙城。

半纪阴阳隔,今朝家国倾。

还魂遗恨泪,拾骨号仇声。

莫待河至海,才嗟民命轻。

秋日怀人——屈原

秋兰生绝径,未放已凋零。

拒伴邪风起,偏随落日冥。

君愁非泛语,此命本浮萍。

楚魄归何处?悠悠湘水青。

(黄灏安为德信中学学生。曾获「第三十四届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填词)」学生组季军。二○二四年加入璞社。)

巴黎奥运港将夺牌二首(外一首) ●吕牧昀

巴黎奥运港将夺牌二首

张家朗

卫冕艰难意自昂,宏宫斯夜合称王。

人前摔帽狂何已,不比招摇脷更狂。

何诗蓓

蛟龙岂限雨云池,正好浪头争一搏。

濠上宁论抱憾多,从容会解鱼之乐。

至日重游台北万华

苦夏不远行,周旋蜗角地。

乌云时纵横,鸣雷轻欲坠。

微雨渐上衣,檐脚容暂避。

倾听巷弄间,涓滴动幽邃。

恍惚经涉初,惘然生梦寐。

(吕牧昀为香港珠海学院中文系毕业,二○一七年加入璞社,现负笈在台。)

秋日怀人●邓祖明

闻风吹落叶,瑟瑟作骚词。

问叶归何处,随风诀旧枝。

地长无径遂,天久独星移。

惟望三更月,常辉照远夷。

(邓祖明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璞社社员。)

人工智能(外一首) ●钟世杰

人工智能

人工创智慧,演算自编程。

数据通今古,才能近圣明。

疑难随意设,破译即时生。

顷刻鸿文现,辞锋触目惊。

核能——读坂本龙一《我还能再看到几次满月? 》

平生反核未心枯,誓以残骸葬铁炉。

唯恐泄钸成永劫,伤嗟明月照荒芜。

(钟世杰为璞社社员兼秘书。曾获「全港青年中文诗创作比赛」冠军等奖项。编著有《璞社青年社员评点集》。)

和平、夏游●谭凯尹

和平

今古难明事,干戈永未停。

真心何隔阂?夙愿只安宁。

亲健侪同聚,身安志未囹。

奈何兼具者,贪得殄于刑。

夏游

冷气安群叟,温书困稚童。

青壮自营役,都怕少年穷。

云辙横天际,谁个越长空?

翻山寻幽壑,水丰动鸣虫。

海角迎雪浪,沙炙汗融融。

热辣犹痛快,岂说蒸炉同。

(谭凯尹为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毕业。大学二年级始修写作,经鼓励后进璞社。)


香港中文大学「未圆社」

东涌樱园(外一首) ●刘浚㮾

东涌樱园

高丘法界去来车,影落波心问所居。

野岸扶烟春澹荡,何人似我意踌躇。

回晴徙倚看花又,入洛行吟发轫初。

别浦借风摇短梦,绛云渐逐到阶除。

壬寅孟秋梅窝听晓山房雅集拈得得字

何处追颙园,佳士固难得。

况复居地偏,尘事更叵测。

锲斋人所传,好客秉懿德。

别馆依梅窝,世路忘逼仄。

十年功告成,山房海岸侧。

掘井通寒泉,天授岂民力。

芜秽先芟锄,盘荷亭亭植。

后乐梁先生,雅致具典则

胜日邀联游,横塘共饮食。

美意殊堪亲,剧谈去雕饰。

相携至高斋,摩挲对铭泐。

坡东沐晖台,风旨近苏轼。

善喻推清真,春归似过翼。

睹物能兴怀,前缘梗胸臆。

谁谓功名场,流俗欠深识。

海角生儒商,宜以此矜式。

但持茶一杯,纷纭且暂息。

想见梅蕊初,清幽好颜色。

(刘浚㮾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学士、哲学硕士。中大未圆社社员。)

过金陵吴大帝墓(外一首) ●黄启深

过金陵吴大帝墓

秣陵王气故凄凄,射虎不闻征马嘶。

五纬颠移分掎角,六师驱叱想桓齐。

坐窥满壁乌林火,划作一丸江表泥。

迥目钟山犹厉带,紫髯飘处孰能稽。

京都南禅寺

闻说入三门,能降身上豸。

翚然凤在楼,遍地螺吹耳。

大慧制魔军,唯余耽月指。

端心叩法禅,一注琵琶水。

(黄启深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博士候选人。中文大学未圆社社员。撰有个人诗词集《咿哑吟稿》。)

病中重读旧作感而有赋(外一首) ●邱嘉耀

病中重读旧作感而有赋

倚病慵观案上书,翻寻旧作辨衣鱼。

也曾捐扇怜班女,亦复长歌效接舆。

思绪当年成漫漶,沉吟终夕愧空疏。

三生莫勘何从去,梦觉吾身不属余。

忽闻兄将去港哑然怅然同诸生祖饯于白石角燕前有作其一

鹪鹩巢深林,不过栖一枝。

鼹鼠饮河中,腹满复奚为。

如何大雅士,蓬转随风移。

飘飖历八荒,俯仰不可期。

北地远千里,河阳近丹墀。

含薰当日下,清风应有时。

田庐或褊敝,心斋自骋驰。

人生贵适意,吁嗟叹临歧。

(邱嘉耀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哲学博士。未圆社社员。曾于「全港诗词创作比赛」、「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等获奖。现职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过薄凫林牧场及西国大王庙(外一首) ●陈康涛

过薄凫林牧场及西国大王庙

旧时牧野清凉地,水下炉峰近市朝。

牛乳西来悬缆索,神龛北请镇魑魈。

村耆独隐凫林道,鬼节重逢鹤佬寮。

仿佛钟声如在耳,炊烟漫逐海风飘。

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牛奶公司自英国引入乳牛,于薄扶林兴建牧场。工人多为海陆丰人,在牧场侧结寮而居,人称「鹤佬寮」。据学者陈康言研究,该地屡传鬼怪之事,且疫疠时作,村人乃从故里请来西国大王神像奉于寮中。今村人四散,惟西国大王庙尚存。每岁盂兰、尾牙之期,旧民仍归来祭祀,香火不绝。

再过西国大王庙

草动疑牛影,林深没旧寮。

年年惟此日,犹听海丰谣。

(陈康涛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哲学博士,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语文教育中心讲师。中大未圆社社员。着有诗集《与灵魂有染》。)

乙巳春,告别新光戏院(外一首) ●伍展枫

乙巳春,告别新光戏院

华灯乱目舞翩跹,相送新光趁管弦。

满座掌声传耳外,一堂帷幕谢台前。

难留宾客离情动,忍对氍毹别绪牵。

五十三年如幻梦,清歌此后问谁怜。

甲辰冬,第三届风雅传承会议后,敬和中山、炜舜二师及诸先生原玉

才情吐露港之滨,古典文坛面目新。

幸与鸿儒传旧学,争鸣秀士满经纶。

临风乐读诗千阕,忆昔长吟月一轮。

荟萃华堂师友盛,雅音广泽后来人。

(伍展枫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汉学部文学硕士,现为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哲学博士研究生。曾于「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及「全港学界律诗及对联创作比赛」中获奖。)


香港珠海学院古典文学创作课程

香江古意●陈翊心

鲤门虹霓叠作市,铜锣车马绣成堆。

朝闻步履频交错,夜见灯火竞焕辉。

豪气遥吞南溟云,珠光暗接星河水。

十二时辰银汉流,五更衢路键声起。

紫荆灿烂映云烟,市井喧阗摇海天。

商贾云集通四域,文脉源长续千年。

一朝繁华一朝醉,几度沧桑几度泪。

但见今日宴高楼,谁辨当年晒盐地?

忽转深巷九回肠,笼屋摩天相颉颃。

宋王台前石生藓,皇后道外衣凝霜。

庙街疏灯占来岁,马场蹄铁踏残阳。

渡轮笛咽离岛月,雨打钟楼夜未央。

未央夜宴笙歌发,贫窟灯孤泪水竭。

雪茄佳人两相伴,不见路边多行乞。

可怜丧权任人欺,骨肉断割肠寸结。

九七扬眉攘英伦,雪耻归来翻新页。

新页同翻堪举杯,百年风雨洗劫灰。

太平山上云霾净,浅水湾头浪共追。

协力家邦圆好梦,英雄何妨名声微。

且看狮山千仞石,千年犹立自崔嵬。

(陈翊心为香港珠海学院中文系大一学生,曾获「第二十九届全港学界对联创作比赛」大学及大专组特别奖。)

香江古意●陈雨田

香江水暖抚白沙,玉树枝寒栖乌鸦。

依稀冬去听雨色,恍惚春来数荆花。

荆花渐逐云光去,散入空蒙皆似絮。

云光流离送远潮,碧海荡漾传轻语。

碧海长虹千帆来,星槎撞破万重埃。

长虹闲挂维港岸,浮烟远接越王台。

越王辟瘴通江舸,濯雨涤云波潭沲。

杳杳日暝忆炊烟,迢迢星汉映渔火。

(陈雨田为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本科二年级学生,修读中文文艺创作专业。)

拾叶(外一首) ●郑至钦

拾叶

幼时好拾叶,叶在袤根旁。

根深林阴翳,霏微遣清凉。

曙晖泽坠露,鹊走见惊惶。

簌簌虹瀑绽,步步寻叶忙。

一叶披黑甲,二叶鬓染霜。

三叶泣红泪,四叶青渐苍。

抚脉浣拭尘,婀娜争吐芳。

裙惜难尽揽,腾空叶欲扬。

何必生春怨,木香已浸裳。

且任东风过,漫山舞金黄。

近阅以巴冲突新闻图片,见一男子颓坐废墟间,妻女身故,独留一人。战争殃民,深感伤痛,遂赋此诗

无端只影灰寂里,重雾顷刻塌高楼。

子弹飞弹呼啸过,长恨短恨难寻头。

史迹密密织尘网,以巴频频相怨尤。

为民为己为争利,每经一地遍血流。

锡安山下多征伐,何足尽晓此中仇!

人人自命承天意,军旗一展死方休。

义辩岂在刀兵前,白骨皑皑谁为收?

嗟叹古来千百战,托辞是非出诈谋。

可怜无名多苍生,浮生片刻成奢求。

(郑至钦为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本科四年级生。曾获「第三十三届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律诗)」学生组季军、全国「聂绀弩杯」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赛三等奖。)


【创作园地】■

逾六十年创作竟不辍有感 ●胡国贤

蹉跎七十九,艺圃今回首。

古典启童蒙,志学文会友。

结社渡轮中,取名曰文秀。

星岛放胡言,说愁眉强皱。

应邀组蓝马,自珍惭敝帚;

发愤攻现代,方知天地厚。

石室艳惊迷,横空蓝色兽。

文社退狂潮,学苑机缘凑。

毕业创诗风,五子相持守;

辗转十二年,痛断连丝藕。

诗双网络承,复联三地友;

写编论讲评,一去四旬久。

花甲蓦转身,回归绝律旧;

量体惯裁衣,竟任枷镣扣。

贸窥虎度门,粤剧新编就;

孔子与姜夔,高台舒广袖。

盟鸥倚晚晴,自娱师五柳;

天若假余年,起衰当抖擞。

(作者笔名羁魂,为香港著名诗人、作家及资深教育工作者,近年转攻粤剧粤曲创作。)

【特辑】■ 诗韵雅养香江青年心
胡国贤逾六十年创作竟不辍。 (胡国贤提供)

致辞 ●何佳霖

那几朵云纱是这个年头最后的祝福

不然夕阳不会这般艳丽

这是大寒过去后

山色宁静,几个小村庄在它的庇佑下

青烟缭绕,人畜兴旺

被候鸟划破的夜幕像一只无形的大手

它敞开的怀抱足够容纳整个人间

所祈求的福份

我伫立在半梦半醒的时空中确认一种身份

我是万物中称为人的物种

我是万劫后坚韧的母亲和有情人

我有宽阔的气量与从不启齿的温柔

这是大地母亲新年的致辞

(作者为香港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女作家协会会长。)

【特辑】■ 诗韵雅养香江青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