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内望:深圳7月新房销量不佳土拍传利好

分享

7月深圳一手住宅网签2,664套,环比下滑18.7%;其中预售成交1,441套,环比下滑24.1%,套数为近17个月最低;现售成交1,223套,环比下滑11.2%。二手住宅过户4,656套,环比上升3.4%;二手录得5,669套,环比上升2.2%。从资料看,7月一手成交下跌幅度较大,二手成交略微增加。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深圳房地产市场购买力还是有的,但为什么新房下跌幅度大?一方面是由于最近几个月市况不太好,很多发展商持观望态度,没有推盘,或者说没有把好项目拿出来卖。发展商觉得现在推盘如果卖的不好,影响项目口碑,不利于以后的销售,所以宁愿晚点卖,也不匆忙推盘。市场加推少,销售量自然也就少。

深圳内望:深圳7月新房销量不佳土拍传利好
中原地产华南区总裁兼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

发展商保盈利小业主重价格

另一方面,今年年初的时候,不少国央企制定的策略是保盈利,与去年的以价换量不一样。不少发展商年初认为房价已经到底,没有理由再长期做亏本生意。销售速度解决不了利润问题,只能解决现金流问题。要改善企业盈亏状况,只有把房价提高。因此,有些发展商选择今年改变以价换量政策,要开始保盈利。但是现在市场比较脆弱,客户捡便宜的心态比较重。如果提高价格或者取消优惠,肯定会吓怕很多客户的,客户转而观望。发展商让利力度的减少,也导致新房销售减少。

二手房方面,小业主相对比较灵活,不需要像发展商那样考虑战略问题。未来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大,有些人看好后市,有些人看不好,分化比较严重。不看好的,议价空间比较大,就容易成交;看好的,议价空间小,就卖不出去,两者分化比较严重。现在市场捡便宜心态重,最敏感就是价格,其他因素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现在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降维消费,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议价空间大的房子才好卖出去。

土拍热度从谷底往上增加

7月没有政策出台,虽然大家都很期待。但是7月有一个很好的消息,就是土拍的情况。因为土地拍卖对于房地产来说是一个领先的指标,先有地后有房,拿完土地才建房。土地市场的活跃度,包括发展商是否愿意拿地、拿地价格等,某种程度上也会反映后面的房地产市场。我们看到现在参与土拍发展商的数量、举牌的频次都在提高,代表发展商对于拿地的热情是从低谷往上走的,发展商拿地意愿很明显的提高。

7月土拍情况还是挺理想的,前海地块12家房企参与,举牌超140轮,楼面价8.4万人民币/平方米,打破了深圳「单价地王」纪录,成为「深圳新地王」。这个价格一锤定音,土拍价格会作为大家买不买房产的参考。如果连土地的价格都要8万多,加上建造成本和利息,现在周边房子才卖八万多不是很便宜吗?面粉的价格某种程度上也会决定未来面包的价格。

不确定性减少加快买房决定

前线同事反映,土拍后,房地产市场确实更加活跃了。无论是刚需,还是豪宅,或是投资性的公寓,都受到刺激。大家一直在顾虑,一直在观望。价格瞄定后,大家心里都有谱了,最终成交速度加快。

当然,虽然有加快,整体量还是在低位徘徊,主要还是受大环境影响。但是从大环境去看,美国在关税方面跟很多国家逐步达成协议,跟欧盟也达成一致,美国一手策动的贸易战已经到了尾声。中国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人工智能,都有突破性的进步。因此,对中国经济不用太悲观,只要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房地产市场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香港楼市做好可引领深圳楼市

以香港为例,在中央的支持下,香港的经济已经触底反弹,房地产市场也已跟随触底反弹。香港股票市场很活跃,上半年IPO全球第一,可以理解为现在全球的资金重新回到香港。但资金为什么不去新加坡、伦敦或者日本呢?某种程度上还是看重香港背后的中国。

现在香港钱多,银行愿意以较低利息借贷给你。过去很多人不愿意买房,包括很多来港的高才、优才只是租房,令香港租金不断提高,租金已高于供楼支出了。

从租房的角度来说, 是愈来愈不划算的。所以,租客在减少,买家在增加。再加上内地很多客户听到香港有这么好的事情,也跑过来买。因此,交易量提升,也会令到房价有支撑。 目前香港房价见底回升已是事实。这一趋势一旦形成,将进入一个大周期,接下来香港房地产市场只会越来越好。香港房产市场好,就是大湾区楼市的风向标,不仅不会分流深圳的客户,反而是对深圳市场是一种引领,也许今天的香港就是明天的深圳,我们对深圳楼市不用太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