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成香港三所大学教学医院 供学生实习

分享

位于将军澳百胜角路的香港中医医院今年12月11日投入服务,该院昨与浸大、中大及港大签署合作协议,中医医院启用后将成为该3间大学的教学医院,并会于三大范畴合作,大学的中医学生将于中医医院实习,并会与大学共同决定实习范畴;大学会派遣中医专家参与医院的临床服务;大学与中医医院合作推动临床科研,并会进行第一及第二期临床研究。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出席签署合作协议仪式时表示,中医医院投入服务后,会成为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中医服务会由社区及基层服务,转为第二层及第三层服务,亦有重要教学培训及科研角色。他形容,中医医院成为3间大学的教学医院,属中医发展的新阶段及里程碑,而本科及研究院的中医药学生有更多病例推动教学培训及科研创新。
根据合作协议,在医疗服务、教学培训及科研等领域搭建协作平台,中医医院营运机构的董事局及其辖下委员会均会有大学代表担任委员,就医院管治给予指导意见并参与医院决策。
3间大学中医药学士及研究生日后会在中医医院接受临床培训,浸大中医药学院院长李敏称,中医学生一年级开始时已需临床学习,毕业前需实习至少12个月,中医医院中医师可为学生进行临床带教,3间大学会共同成立委员会建立实习范畴,另亦提供注册中医师临床培训。
李敏提到,中医医院年底开始投入服务,相较而言内地中医医院病床及病种仍较多,因此目前计划只于中医医院完成部分实习,并会继续维持学生于内地实习,相信可令学生学到更为全面的知识。她亦指出,中医医院以专病专治作治疗,加上病人流量大的特色,可提高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能力;由于本港中医发展模式与内地不同,中医学生实习内容亦会与内地有分别。
临床服务方面,3间大学均会派中医药专家参与医院的临床服务,并协助医院发展服务;医院亦会促进中医药专家跨机构互动,未来医院和大学有望共同设计中医药服务临床指南,提升诊疗效率和质量。中大中医学院院长林志秀表示,中医医院已与中大协商,确定开院后5年派遣中医专家到院的安排,而开院后大学中医门诊病人亦可由大学门诊转到中医医院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另外,中医医院未来会设有可供第一及第二期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及研究中心,开院后半年内开展临床研究;大学可利用此平台进行中成药临床研究,包括研发新的中成药和扩阔现有中成药疗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