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安居养老年轻人有责家庭计划宜共同决策

分享

人口老化是香港面临的重要挑战,惟本地安老服务资源供不应求,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湾区养老逐渐成为港人的理想选择,可享受较低的生活成本及较佳的居住质素。不过,很多长者对湾区养老认识不多,除了亲身了解,家人及年轻人的共同参与,更有助长者做决定,寻求一个最佳的养老方案。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据统计,到2046年,大约每三位香港人中就有一位是长者。为探讨大湾区安老模式的可行性,半岛青年商会开展了一项名为「湾区‧安居」的计划项目,通过研究长者及照顾者的意愿,为香港长者开拓更优质及可负担的晚年生活选择。

长者安居养老年轻人有责家庭计划宜共同决策
《湾区.安居》工作计划问卷调查发布会在今年7月举行,旨在帮助市民了解跨境安老资讯。
长者安居养老年轻人有责家庭计划宜共同决策
三十多位长者及其子女,在半岛青年商会安排下,到大湾区的安老院探访,了解内地养老的生活环境。

该会与香港理工大学乐龄与家庭研究中心合作,在今年4月至6月进行《湾区·安居》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近半数长者(49.1%)从未与子女讨论过是否考虑移居大湾区安老。而家庭成员中亦有34.9%未与父母就此议题沟通。即使曾经讨论,双方意见一致的比例亦偏低,对移居意愿认知、参与决策的角色期待、提供经济支援的程度都存在落差。

是次调查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进行,向60岁或以上香港居民及其子女收集意见,并回收442份有效问卷。当中大部分受访者对两地安老相关服务,以至政策资讯的认知不足,平均每4位长者中,仅1位表示对香港安老服务「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23.8%),家庭成员的比例更低(18.3%)。对大湾区安老服务条件的认知相对更薄弱, 仅6.3%的长者及4%的家庭成员表示「比较了解」。

提升湾区安老认知

半岛青年商会是一个推动18至40岁年轻人关心社会,并透过服务社会来训练自己的组织。财务长刘卓礼表示,在「乐龄世界」的倡议中,商会致力于成为超级联系人,希望联系社会的不同持分者,透过官商民合作,共同关心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同时透过线上和线下媒介发放相关资讯,进行调查并发布数据,希望提高社会对安老及大湾区安老问题的认知。

随着香港人口快速老化,刘卓礼认为,香港及内地政府推行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是解决安老问题的良好安排,可满足老龄化长远带来的需求问题。因此商会进行相关调查及教育宣传,希望促使长者及其家人正视安老问题,同时探讨大湾区安老的可行性。

长者安居养老年轻人有责家庭计划宜共同决策
刘卓礼鼓励年轻人及早关注安老问题

提供更多养老规划及选择

商会在去年底开始筹备「湾区‧安居」项目,通过研究长者及照顾者的意愿,为长者开拓更优质及可负担的晚年生活选择。秘书长甘咏嘉表示,调查旨在了解长者及其家庭成员对大湾区安老的考虑、态度及需求。她对调查结果有超过一半长者未曾与子女讨论安老话题感受惊讶,结果反映长者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对安老的认知也相对不足。

调查进一步发现,家庭关系愈和谐、家庭功能愈强,长者在晚年生活规划上准备愈充足。甘咏嘉表示,由于意识到子女在安老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商会带领三十多位长者及其子女到大湾区的安老院探访,并鼓励他们共同决策。由于注意到代际沟通的重要性,因此接下来可能会与机构合作进行家庭沟通或安老规划的工作,以更好地服务这些长者及其家人。这是对社会整体的一个长远影响。

长者安居养老年轻人有责家庭计划宜共同决策
甘咏嘉认为年轻人参与长者的安老计划非常重要

鼓励年轻人关注安老需要

「年轻人对于安老问题没有太大的迫切性,甚至认为与家人共同居住便是安老。」刘卓礼强调,商会的工作计划考虑更长远的因素,包括要计算未来生活成本、大湾区安老生活费用等,这些都是对年轻人自身及未来家庭财政安排的考虑内容。

商会更透过社交媒体发布资讯,吸引年轻人关注人口老化问题,并介绍相关安老资讯,鼓励年轻人及早考虑未来的生活安排。

长者安居养老年轻人有责家庭计划宜共同决策
半岛青年商会曾参与《明报》主办的「乐龄生活及健康博览」,通过游戏分享养老资讯。

三点建议规划良好晚年生活

根据《湾区.安居》调查结果,半岛青年商会提出了三项建议,包括建议家庭成员主动展开有关安老的讨论,以促进家庭沟通,及早建立共识;建议政府及相关机构加强对安老政策的宣传与教育,提升资讯透明度;进一步提升香港与大湾区在医疗、社会福利及支援制度上的协调与对接,推动跨境交流等,为长者建立更全面、可持续的安老规划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