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望展現香港文學真實面貌 ──「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上的致辭(摘要)  ●潘耀明

分享

香港文學的生態是十分特殊的,基於許多文學期刊都有不同的政治背景,香港作家的門戶之見是很深的……在座都是研究香港文學的學者、專家,我希望能持開放的態度,不為門戶之見所左右,為香港文學作出公允的評價,展現香港文學真實的面貌!

主編:潘耀明

執行編輯:張志豪


我曾說過,香港是一扇開放的窗子,可以自由吸收東南西北風,香港也是一座嬌小玲瓏的文化之橋,中國通過她,可以走向世界;世界通過她,可以走向中國。說香港是嬌小,是對地域、人口而言;說香港玲瓏,因她是通透的、明澈的。

在東西方冷戰的年代,即由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為止的近三十年間,香港扮演了重要的文化橋樑的角色。香港成為世界政治力量和文化角逐的地方,在五十到七十年代,香港湧現了一批不同政治背景支持的文化刊物和文化出版物。因此香港也可以說是國際的文化瞭望台。

這些有政治背景的刊物和出版物,文化類特別是文學藝術,是其中主要的統戰手段。當時針對學生和年輕人辦的刊物《中國學生周報》,是由美方津貼的友聯出版社支持的,一九五二年創刊,一九七四年停刊,共辦了二十二年;另一份讀者對象是青少年的《青年樂園》,一九五六年創辦,一九六七年被港英當局勒令停刊,隱有中方背景。特別是前者,介紹了大量的西方當代文學思潮(主編是文化界人士,如余英時、胡菊人等)。至於後者,則凝聚了一大批繼承新文學創作傳統的作家。

此外,針對文藝愛好者的刊物,還有《文藝世紀》、《海光文藝》、《伴侶》、《海洋文藝》、《香港文學》、《八方》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方背景的,另有學院派雜誌《素葉文學》、《大拇指》等;行銷香港而具有台灣背景的刊物則有《純文學》(林海音主編)、《現代文學》(白先勇主編)等等。此外,還有民間辦的文藝刊物,其中由徐速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間創辦了《當代文藝》,至一九七九年四月終刊,為期十三年又四個月之久,創下了中國大陸及台灣以外純文學刊物歷史最悠久的紀錄。

除此之外,香港不同政治背景的報刊都開闢文學園地,如有台灣國民黨背景的《香港時報》,由劉以鬯主編的「淺水灣」文藝版,有內地背景的先後由羅孚、曾敏之主編的《文匯報.文藝園地》等等。

香港歷史最悠久綜合性文化雜誌《明報月刊》,是金庸於一九六六年創辦的。《明報月刊》幾乎是針對海內外文化名人開放的園地,作者名家如雲。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最初的傷痕文學、陳若曦寫的如《大青魚》、《尹縣長》、《耿爾在北京》等,都是七十年代在《明報月刊》發表的。其後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在台灣《聯合報》連載,因政治原因被腰斬,也是在《明報月刊》全文登載的。此外,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在內地的無名氏(卜乃夫)輾轉託人把《金色的蛇夜─續編》帶來香港,於一九七九年九月至一九八○年五月在《明報月刊》連載。

談到文學刊物,香港上世紀六十年代如雨後春筍湧現了上千個文社,都是在中學、大學裏的學生自發組織。每個文社都出版各自油印的文學刊物,我稱之謂文社潮,也可稱香港的學生文學運動,是孕育香港本土作家的土壤。香港不少本土作家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香港文學的生態是十分特殊的,基於許多文學期刊都有不同的政治背景,香港作家的門戶之見是很深的。過去有左翼文學和右翼文學之分,後來有學院派、台灣派、英美派及大陸派,互不見容。學院派與台灣派、英美派互為結合,聲勢最大,反而大陸派(泛稱左翼作家)受到冷遇。港英政府的文化政策傾向前三派,包括政府資源也一面倒。

記得早年劉以鬯曾為左翼著名詩人何達發聲(何達是朱自清的學生,參加過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何達晚境淒涼,劉先生覺得政府在資源分配太傾斜,對何達這名孤苦詩人沒有伸以援手。香港回歸後,特區政府文化機制基本沒有改變,後者斯人獨憔悴。在座都是研究香港文學的學者、專家和文學研究的期刊主編,我希望能持開放的態度,不為門戶之見所左右,為香港文學作出公允的評價,展現香港文學真實的面貌!

(作者為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本版主編。)

祈望展現香港文學真實面貌 ──「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上的致辭(摘要)  ●潘耀明
香港歷史最悠久綜合性文化雜誌《明報月刊》,是金庸於一九六六年創辦的。中國最初的傷痕文學、陳若曦寫的《尹縣長》以及聶華苓因政治原因被《聯合報》腰斬的《桑青與桃紅》等都是在《明報月刊》發表的。圖為《明報月刊》創刊號。(明報月刊資料室)

聚焦香港文藝期刊  書寫文學研究新篇

──「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紀要  ●徐 婷

編按: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於十二月十一日以線上形式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多所大學的學者,圍繞香港文藝期刊的文獻整理與研究展開了六場討論。文藝期刊是香港文學研究重要的原始資料來源,對一手文獻進行搜集、整理,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彌補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缺陷,並上升為不同的理論命題。研討會內容豐富多元,牽涉廣闊的知識面與眾多被遺忘的香港文藝刊物,值得細探。

二○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傳媒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僑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的學者,圍繞香港文藝期刊的文獻整理與研究展開了六場討論。本次會議採用線上方式進行。

研討會開幕式由「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稀方先生主持。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教授白楊女士代表學會致辭,讚揚「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的研究價值及首席專家趙稀方研究員的學術貢獻,充分肯定了課題組成員的研究實力,期待本次研討會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學術成果。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明報月刊》總編輯潘耀明先生的致辭富於詩意,他稱香港是一扇開放的窗子,可以自由吸收東南西北風,香港也是一座文化之橋,中國通過她,可以走向世界;世界通過她,可以走向中國。潘先生結合《明報月刊》等知名報刊的實踐,回溯了香港報刊文藝的發展歷史,他指出,香港的文藝刊物異彩紛呈,出現了《文藝世紀》、《海光文藝》、《伴侶》、《海洋文藝》、《香港文學》、《八方》、《素葉文學》、《大拇指》、《當代文藝》等背景不同的刊物,香港文學的生態十分特殊,希望與會學者持開放的態度,對香港文學作出公允的評價,展現香港文學真實的面貌。

《香港文學》副社長兼總編輯游江先生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了香港文藝期刊研究的意義,介紹了《香港文學》的辦刊歷史,展示了最新改版後的刊物。他陳述了《香港文學》近年來新計劃,如設立「香港文學獎」,並將進一步邀請香港和內地的學者,展開香港文學的研究活動。


《新東亞》、《南洋文藝》、《流派》、《墨花》

第一場「主題發言」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編審易暉先生主持。中國傳媒大學樂琦教授這次找來了很少受人關注的香港淪陷時期的刊物《新東亞》,讓我們一窺這個刊物的面目,得見香港淪陷區與抗戰期間其他淪陷區的不同特徵,殊為可貴。江蘇師範大學王艷芳教授以對《南洋文藝》(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二年)的資料整理為起點,研究刊物「南洋特色」的建構及「現實主義」藝術標準的體現,探討「如何『南洋』?怎樣『文藝』?」以期刊的文藝表達,映現「香港—南洋」的文化交流,凸顯了香港之於南洋的文化影響。華南師範大學凌逾教授關注《流派》詩刊,以「以詩會友,百舸爭流」攏括風貌,在整合該刊出刊情況、詩風特色等內容的基礎上,將其與姐妹詩刊《圓桌》進行比較,從詩人個體風格的呈現與同人群體的聚合入手,強調史與詩的交叉聯動,生動立體地展示香港當代詩壇的特徵。曲阜師範大學講師徐婷博士發現,經《墨花》同人牽繫,可將該刊與上世紀二十年代香港相當一部分文藝期刊或報紙的文藝版塊聯繫起來,藉分析該刊及相關人物、刊物,可展現香港當時的文學生態,進而探尋生產文學現代轉型容攝性邏輯的可能性,以便在中國文學版圖中合理安置現代時期的香港文學。


《雙聲》、《島上》、《新命》、《文藝陣地》

第二場討論由《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主編賀仲明先生主持。惠州學院顏敏教授細究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的《雙聲》雜誌的文稿與編輯方針,認為該刊在藝術探索與社會批判之間尋找生存空間、價值意義,其文風刊貌,孕育新聲,開啟了香港現代小說的種種可能。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王芳博士着眼於《島上》作者的身份自覺與文藝接受史,指出《島上》在書寫「自己一群」上確有進展,其牽出的香港新文學群體的早期歷史和閱讀史,對於文學史亦有補足之功,該刊雖在「通俗」與「純文學」的風格之間遊走,但底色依舊是對文藝的堅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講師劉月悅博士則透過與《島上》出版時間接近的新文藝期刊《新命》,觀照「島上社」以外的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新文學,考察該刊如何在「邊緣之邊緣」的位置參與建構香港新文壇,為早期香港新文學研究提供了新角度。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生李青林以《文藝陣地》為中心,探討茅盾對抗戰文藝的反思與重構,認為茅盾試圖將該刊建成討論抗戰文藝諸多問題的平台,以此尋找突破「抗戰文藝」公式主義傾向的途徑。


《五四文刊》、《新思潮》、《伴侶》、《文藝通訊》

《華文文學》副主編程桂婷女士主持第三場研討。中國礦業大學朱雲霞副教授對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出現的微型校園刊物《五四文刊》進行細緻入微的研析,指出該刊所見青年學生的文藝觀念和文學創作、教授作者的文化指導和文藝實踐,為觀察當代香港文學轉型提供了思考向度。江蘇師範大學講師周文曉博士着重研究「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的機關刊物《新思潮》,認為該刊以闡發「文化再造運動」之動機與理念為主,展現出崑南、王無邪等在冷戰與殖民雙重環境中嘗試重塑民族文化的內在理路。江蘇師範大學宋紅嶺副教授考察了創辦於一九六三年的《伴侶》,從青年文化研究入手,展示其前後期辦刊的差異,稱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雛形在刊物後期已開始顯現。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胡爽爽以香港文協「文藝通訊部」主辦的《文藝通訊》(一九四○至一九四一年)為基點,探察文藝大眾化的方針如何經由《文藝通訊》、《新園地》、《文藝青年》構成的「文通」期刊矩陣的運作在香港傳播。


《文學村》、《詩雙月刊》、《讀者良友》、《大眾生活》、《呼吸詩刊》

第四場研討的主持人由《世界華文文學論壇》主編李良先生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湯俏副研究員對創刊於一九九七年的《文學村》進行細切琢磨,將其置於橫向、縱向的脈絡之中加以分析,注意到特殊的地域歷史文化經驗對當代香港文學作者的影響,並據此評價刊物所展現出的本土性與世界性,充分肯定在中心與邊緣之間堅守文學的意義。楚雄師範學院洪麗霽副教授關注《詩雙月刊》,通過整合有關核心人物、組織樣態、編選風格等方面的原刊資料,展現該刊強調介入現實的訴求,分析其與《詩風》的異同。暨南大學易淑瓊副教授以一九八四至一九八八年間香港唯一的讀書雜誌《讀者良友》所見相關文學廣告為參照,梳理辨析香港三聯書店在一九八三至一九九○年策劃出版的「海外文叢」生產、流通環節的相關史實,分析其中的族裔認同。中國傳媒大學助理研究員鄧迪考察了在香港復刊後的《大眾生活》,指出《大眾生活(香港)》是對《大眾生活(上海)》的延續,兩者的內容均以抗戰輿論動員為主,在欄目方面前者對後者有繼承與創新。暨南大學博士生張嘉茵考察了呼吸詩社的同人刊物《呼吸詩刊》,認為詩社社長、詩刊主編陳智德對「本土」的理解是辯證的,刊物的本土詩學亦是辯證的,該刊具有時代性、歷史感與世界視野,是九十年代兩岸三地詩歌交流的橋樑。


《博益月刊》、《大風》、《文藝世紀》、《香港筆薈》、《大拇指》

第五場研討由《當代文壇》副主編趙雷先生主持。廣西大學趙牧教授聚焦於《博益月刊》(一九八七至一九八九年)「文學批評」的香港視角,充分考慮到香港作為海內外華文文學互動交流中介的地位對於刊物同人文學觀念建構的影響,展現該刊對不同區域的華文文學作家作品的選擇與闡釋,並探討其如何從文化的邊緣位置出發,參與形塑世界華文文學多元共生的格局。浙江財經大學講師操樂鵬博士以抗(接C8下半版)(承C9下半版研討會紀要)戰時期南來文人創辦的《大風》雜誌為切入口,尋繹該刊香港敍述的演繹軌轍及其呈露香港形象的衍化蹤跡,探勘其香港敍說如何交織着對香港主體性的發現與不見,且體現出「內地—香港」文化互動間不平衡與不平等的症候特質。華南師大特聘研究員徐詩穎博士深入《文藝世紀》原刊資料,考察刊物對青年作家的扶植、對世界文壇的關注及有關書寫香港文學史的探討,緊扣跨界共融,彰顯刊物作為香港本地文學界交流重要平台的價值。山東大學研究生金妍琳以《香港筆薈》(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七年)為中心,勘察回歸過渡期內地與香港的互視、認同。華僑大學研究生馬煦涵通過分析《大拇指》電影版的內容,探討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轉型與當時香港社會轉型的關係。


《素葉文學》、《爐峰文藝》、《當代文學》、《字花》

最後一場研討由《文學評論》編審何吉賢先生主持。華僑大學陳慶妃教授着眼於《大拇指》、《素葉文學》對內地新時期文學的回應,重審「本土化」與「生活化」,指出這兩種刊物在新時期的文學實踐,與其說是呈現「本土」,不若謂之表現「本地生活」,這一時期香港與內地文藝期刊存在互動,即使要談香港文學的特殊性,也應將其置於中國文學的脈絡之中加以討論。《文藝報》編輯許婉霓從詩歌切入,以《爐峰文藝》為中心,考察「爐峰雅集」這一左翼分支在九七後香港詩壇中的特色,探討其「現實」堅持的來源、指涉與溢出,該刊詩作體現出爐峰同人現實主義理念的寬鬆之處,由此亦可窺見當代時期左翼文學在內地與香港發展的差異。河北省社科院文學所張越考察了《當代文學》,指出該刊上承香港戰後青年文學刊物的文學獨立性與都會風,橫向與內地及海外華文文學構成有機對話,由其辦刊經歷,亦可了解純文學刊物在市場化、資訊化時代背負的壓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生韋鑫對《字花》的辦刊宗旨、發行狀況等內容進行研究,認為該刊打造出「年輕」多變的鮮明風格,表達新一代的審美理念和文學訴求,展現香港本土化書寫的新面貌。


深入原始文獻  還原歷史現場

祈望展現香港文學真實面貌 ──「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上的致辭(摘要)  ●潘耀明
「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於二○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以線上形式召開。

在諸場研討中,湯俏副研究員、陳慶妃教授等評議人從專業角度出發,圍繞課題組成員的發言,做出精彩點評。總體來看,與會學者文風雖有差異,但其參會文章均在系統梳理期刊資料的基礎上完成,深入原始文獻,還原歷史現場,方法洽切;課題組在本次研討會上呈現的成果,覆蓋時段長,內容扎實,達到了香港文藝期刊研究的前沿水平,對現階段香港文學研究的發展有顯而易見的推動作用。

在分場討論之後,趙稀方研究員做學術總結。他首先思考了香港報刊研究的理論問題,即「以香港報刊作為方法」。從前的香港文學史,主要把香港看作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附屬,因為是做現當代文學的學者所寫,主要按照內地文學史敍述方式來演義,把香港與內地看作是一種「滯差」。比如新文學落後了二十年。「時間滯差」其實是一個理論概念,正是在這種「時間滯差」體現了中國現代文學敍事的局限性、中國文學的激進主義及政治主導、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矛盾性和未完成性。香港文學的確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部分,不過香港割讓以後的確發展出了自己的特徵,香港的歷史差異和內在邏輯,透過香港這一他者,可以讓我們反省內地新文化的問題。在中國文學的格局中,香港報刊研究首先在對象方面即具有原創性。趙稀方研究員強調,文藝期刊是香港文學研究重要的原始資料來源,「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項目重在對一手文獻進行搜集、整理,相關研究亦建立在爬梳原刊文獻的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彌補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缺陷,並上升為不同的理論命題。趙稀方對於主題發言進行了評點,並且側重討論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香港—南洋」的關係問題;二、五十年代初左翼文人北上和綠背文化之間的空檔時期的香港文壇情況;三、透過《五四文刊》談論香港如何處理文化傳統的問題。


篤行致遠  惟實勵新

祈望展現香港文學真實面貌 ──「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研討會上的致辭(摘要)  ●潘耀明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傳媒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僑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的學者,圍繞香港文藝期刊的文獻整理與研究展開了六場精彩討論。

自晚清到當代,香港出版了大量中文文藝期刊,趙稀方研究員在二○一九年成功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立項三年來,課題組着力對原始期刊進行系統地查找、梳理,以扎實的材料為根底,進行歷史考察,建立新的歷史視野,同時用理論帶動文獻研究,把史料整理做成實證性的學術研究,旨在為香港歷史、文化和文學研究建立一個實證的基礎。該課題組的第一次研討會於二○二一年六月五至六日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會議共收到三十二篇論文,涉及自晚清至當代的三十五種刊物。本次研討會在上次研討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涉及二十七種期刊。到目前為止,課題組已完成對近七十種香港期刊的整理與研究,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篤行致遠,惟實勵新,在首席專家趙稀方研究員的引領下,課題組在香港文藝期刊研究的大道上收穫了纍纍碩果。誠如會上學者所言,「香港文藝期刊資料長編」重大項目已進入豐收的時節。

(本文圖片由徐婷提供。徐婷為曲阜師範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