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望展现香港文学真实面貌──「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上的致辞(摘要) ●潘耀明

分享

香港文学的生态是十分特殊的,基于许多文学期刊都有不同的政治背景,香港作家的门户之见是很深的……在座都是研究香港文学的学者、专家,我希望能持开放的态度,不为门户之见所左右,为香港文学作出公允的评价,展现香港文学真实的面貌!

主编:潘耀明

执行编辑:张志豪


我曾说过,香港是一扇开放的窗子,可以自由吸收东南西北风,香港也是一座娇小玲珑的文化之桥,中国通过她,可以走向世界;世界通过她,可以走向中国。说香港是娇小,是对地域、人口而言;说香港玲珑,因她是通透的、明澈的。

在东西方冷战的年代,即由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中国改革开放为止的近三十年间,香港扮演了重要的文化桥梁的角色。香港成为世界政治力量和文化角逐的地方,在五十到七十年代,香港涌现了一批不同政治背景支持的文化刊物和文化出版物。因此香港也可以说是国际的文化瞭望台。

这些有政治背景的刊物和出版物,文化类特别是文学艺术,是其中主要的统战手段。当时针对学生和年轻人办的刊物《中国学生周报》,是由美方津贴的友联出版社支持的,一九五二年创刊,一九七四年停刊,共办了二十二年;另一份读者对象是青少年的《青年乐园》,一九五六年创办,一九六七年被港英当局勒令停刊,隐有中方背景。特别是前者,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当代文学思潮(主编是文化界人士,如余英时、胡菊人等)。至于后者,则凝聚了一大批继承新文学创作传统的作家。

此外,针对文艺爱好者的刊物,还有《文艺世纪》、《海光文艺》、《伴侣》、《海洋文艺》、《香港文学》、《八方》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方背景的,另有学院派杂志《素叶文学》、《大拇指》等;行销香港而具有台湾背景的刊物则有《纯文学》(林海音主编)、《现代文学》(白先勇主编)等等。此外,还有民间办的文艺刊物,其中由徐速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间创办了《当代文艺》,至一九七九年四月终刊,为期十三年又四个月之久,创下了中国大陆及台湾以外纯文学刊物历史最悠久的纪录。

除此之外,香港不同政治背景的报刊都开辟文学园地,如有台湾国民党背景的《香港时报》,由刘以鬯主编的「浅水湾」文艺版,有内地背景的先后由罗孚、曾敏之主编的《文汇报.文艺园地》等等。

香港历史最悠久综合性文化杂志《明报月刊》,是金庸于一九六六年创办的。 《明报月刊》几乎是针对海内外文化名人开放的园地,作者名家如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最初的伤痕文学、陈若曦写的如《大青鱼》、《尹县长》、《耿尔在北京》等,都是七十年代在《明报月刊》发表的。其后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在台湾《联合报》连载,因政治原因被腰斩,也是在《明报月刊》全文登载的。此外,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内地的无名氏(卜乃夫)辗转托人把《金色的蛇夜─续编》带来香港,于一九七九年九月至一九八○年五月在《明报月刊》连载。

谈到文学刊物,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如雨后春笋涌现了上千个文社,都是在中学、大学里的学生自发组织。每个文社都出版各自油印的文学刊物,我称之谓文社潮,也可称香港的学生文学运动,是孕育香港本土作家的土壤。香港不少本土作家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香港文学的生态是十分特殊的,基于许多文学期刊都有不同的政治背景,香港作家的门户之见是很深的。过去有左翼文学和右翼文学之分,后来有学院派、台湾派、英美派及大陆派,互不见容。学院派与台湾派、英美派互为结合,声势最大,反而大陆派(泛称左翼作家)受到冷遇。港英政府的文化政策倾向前三派,包括政府资源也一面倒。

记得早年刘以鬯曾为左翼著名诗人何达发声(何达是朱自清的学生,参加过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何达晚境凄凉,刘先生觉得政府在资源分配太倾斜,对何达这名孤苦诗人没有伸以援手。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文化机制基本没有改变,后者斯人独憔悴。在座都是研究香港文学的学者、专家和文学研究的期刊主编,我希望能持开放的态度,不为门户之见所左右,为香港文学作出公允的评价,展现香港文学真实的面貌!

(作者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本版主编。)

祈望展现香港文学真实面貌──「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上的致辞(摘要) ●潘耀明
香港历史最悠久综合性文化杂志《明报月刊》,是金庸于一九六六年创办的。中国最初的伤痕文学、陈若曦写的《尹县长》以及聂华苓因政治原因被《联合报》腰斩的《桑青与桃红》等都是在《明报月刊》发表的。图为《明报月刊》创刊号。 (明报月刊资料室)

聚焦香港文艺期刊 书写文学研究新篇

──「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纪要 ●徐婷

编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于十二月十一日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多所大学的学者,围绕香港文艺期刊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展开了六场讨论。文艺期刊是香港文学研究重要的原始资料来源,对一手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弥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缺陷,并上升为不同的理论命题。研讨会内容丰富多元,牵涉广阔的知识面与众多被遗忘的香港文艺刊物,值得细探。

二○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学者,围绕香港文艺期刊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展开了六场讨论。本次会议采用线上方式进行。

研讨会开幕式由「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稀方先生主持。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教授白杨女士代表学会致辞,赞扬「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的研究价值及首席专家赵稀方研究员的学术贡献,充分肯定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实力,期待本次研讨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先生的致辞富于诗意,他称香港是一扇开放的窗子,可以自由吸收东南西北风,香港也是一座文化之桥,中国通过她,可以走向世界;世界通过她,可以走向中国。潘先生结合《明报月刊》等知名报刊的实践,回溯了香港报刊文艺的发展历史,他指出,香港的文艺刊物异彩纷呈,出现了《文艺世纪》、《海光文艺》、《伴侣》、《海洋文艺》、《香港文学》、《八方》、《素叶文学》、《大拇指》、《当代文艺》等背景不同的刊物,香港文学的生态十分特殊,希望与会学者持开放的态度,对香港文学作出公允的评价,展现香港文学真实的面貌。

《香港文学》副社长兼总编辑游江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香港文艺期刊研究的意义,介绍了《香港文学》的办刊历史,展示了最新改版后的刊物。他陈述了《香港文学》近年来新计划,如设立「香港文学奖」,并将进一步邀请香港和内地的学者,展开香港文学的研究活动。


《新东亚》、《南洋文艺》、《流派》、《墨花》

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审易晖先生主持。中国传媒大学乐琦教授这次找来了很少受人关注的香港沦陷时期的刊物《新东亚》,让我们一窥这个刊物的面目,得见香港沦陷区与抗战期间其他沦陷区的不同特征,殊为可贵。江苏师范大学王艳芳教授以对《南洋文艺》(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二年)的资料整理为起点,研究刊物「南洋特色」的建构及「现实主义」艺术标准的体现,探讨「如何『南洋』?怎样『文艺』?」以期刊的文艺表达,映现「香港—南洋」的文化交流,凸显了香港之于南洋的文化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凌逾教授关注《流派》诗刊,以「以诗会友,百舸争流」拢括风貌,在整合该刊出刊情况、诗风特色等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与姐妹诗刊《圆桌》进行比较,从诗人个体风格的呈现与同人群体的聚合入手,强调史与诗的交叉联动,生动立体地展示香港当代诗坛的特征。曲阜师范大学讲师徐婷博士发现,经《墨花》同人牵系,可将该刊与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港相当一部分文艺期刊或报纸的文艺版块联系起来,借分析该刊及相关人物、刊物,可展现香港当时的文学生态,进而探寻生产文学现代转型容摄性逻辑的可能性,以便在中国文学版图中合理安置现代时期的香港文学。


《双声》、《岛上》、《新命》、《文艺阵地》

第二场讨论由《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贺仲明先生主持。惠州学院颜敏教授细究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双声》杂志的文稿与编辑方针,认为该刊在艺术探索与社会批判之间寻找生存空间、价值意义,其文风刊貌,孕育新声,开启了香港现代小说的种种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王芳博士着眼于《岛上》作者的身份自觉与文艺接受史,指出《岛上》在书写「自己一群」上确有进展,其牵出的香港新文学群体的早期历史和阅读史,对于文学史亦有补足之功,该刊虽在「通俗」与「纯文学」的风格之间游走,但底色依旧是对文艺的坚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讲师刘月悦博士则透过与《岛上》出版时间接近的新文艺期刊《新命》,观照「岛上社」以外的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新文学,考察该刊如何在「边缘之边缘」的位置参与建构香港新文坛,为早期香港新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角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生李青林以《文艺阵地》为中心,探讨茅盾对抗战文艺的反思与重构,认为茅盾试图将该刊建成讨论抗战文艺诸多问题的平台,以此寻找突破「抗战文艺」公式主义倾向的途径。


《五四文刊》、《新思潮》、《伴侣》、《文艺通讯》

《华文文学》副主编程桂婷女士主持第三场研讨。中国矿业大学朱云霞副教授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微型校园刊物《五四文刊》进行细致入微的研析,指出该刊所见青年学生的文艺观念和文学创作、教授作者的文化指导和文艺实践,为观察当代香港文学转型提供了思考向度。江苏师范大学讲师周文晓博士着重研究「香港现代文学美术协会」的机关刊物《新思潮》,认为该刊以阐发「文化再造运动」之动机与理念为主,展现出昆南、王无邪等在冷战与殖民双重环境中尝试重塑民族文化的内在理路。江苏师范大学宋红岭副教授考察了创办于一九六三年的《伴侣》,从青年文化研究入手,展示其前后期办刊的差异,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雏形在刊物后期已开始显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胡爽爽以香港文协「文艺通讯部」主办的《文艺通讯》(一九四○至一九四一年)为基点,探察文艺大众化的方针如何经由《文艺通讯》、《新园地》、《文艺青年》构成的「文通」期刊矩阵的运作在香港传播。


《文学村》、《诗双月刊》、《读者良友》、《大众生活》、《呼吸诗刊》

第四场研讨的主持人由《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主编李良先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汤俏副研究员对创刊于一九九七年的《文学村》进行细切琢磨,将其置于横向、纵向的脉络之中加以分析,注意到特殊的地域历史文化经验对当代香港文学作者的影响,并据此评价刊物所展现出的本土性与世界性,充分肯定在中心与边缘之间坚守文学的意义。楚雄师范学院洪丽霁副教授关注《诗双月刊》,通过整合有关核心人物、组织样态、编选风格等方面的原刊资料,展现该刊强调介入现实的诉求,分析其与《诗风》的异同。暨南大学易淑琼副教授以一九八四至一九八八年间香港唯一的读书杂志《读者良友》所见相关文学广告为参照,梳理辨析香港三联书店在一九八三至一九九○年策划出版的「海外文丛」生产、流通环节的相关史实,分析其中的族裔认同。中国传媒大学助理研究员邓迪考察了在香港复刊后的《大众生活》,指出《大众生活(香港)》是对《大众生活(上海)》的延续,两者的内容均以抗战舆论动员为主,在栏目方面前者对后者有继承与创新。暨南大学博士生张嘉茵考察了呼吸诗社的同人刊物《呼吸诗刊》,认为诗社社长、诗刊主编陈智德对「本土」的理解是辩证的,刊物的本土诗学亦是辩证的,该刊具有时代性、历史感与世界视野,是九十年代两岸三地诗歌交流的桥梁。


《博益月刊》、《大风》、《文艺世纪》、《香港笔荟》、《大拇指》

第五场研讨由《当代文坛》副主编赵雷先生主持。广西大学赵牧教授聚焦于《博益月刊》(一九八七至一九八九年)「文学批评」的香港视角,充分考虑到香港作为海内外华文文学互动交流中介的地位对于刊物同人文学观念建构的影响,展现该刊对不同区域的华文文学作家作品的选择与阐释,并探讨其如何从文化的边缘位置出发,参与形塑世界华文文学多元共生的格局。浙江财经大学讲师操乐鹏博士以抗(接C8下半版)(承C9下半版研讨会纪要)战时期南来文人创办的《大风》杂志为切入口,寻绎该刊香港叙述的演绎轨辙及其呈露香港形象的衍化踪迹,探勘其香港叙说如何交织着对香港主体性的发现与不见,且体现出「内地—香港」文化互动间不平衡与不平等的症候特质。华南师大特聘研究员徐诗颖博士深入《文艺世纪》原刊资料,考察刊物对青年作家的扶植、对世界文坛的关注及有关书写香港文学史的探讨,紧扣跨界共融,彰显刊物作为香港本地文学界交流重要平台的价值。山东大学研究生金妍琳以《香港笔荟》(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七年)为中心,勘察回归过渡期内地与香港的互视、认同。华侨大学研究生马煦涵通过分析《大拇指》电影版的内容,探讨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转型与当时香港社会转型的关系。


《素叶文学》、《炉峰文艺》、《当代文学》、《字花》

最后一场研讨由《文学评论》编审何吉贤先生主持。华侨大学陈庆妃教授着眼于《大拇指》、《素叶文学》对内地新时期文学的回应,重审「本土化」与「生活化」,指出这两种刊物在新时期的文学实践,与其说是呈现「本土」,不若谓之表现「本地生活」,这一时期香港与内地文艺期刊存在互动,即使要谈香港文学的特殊性,也应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脉络之中加以讨论。 《文艺报》编辑许婉霓从诗歌切入,以《炉峰文艺》为中心,考察「炉峰雅集」这一左翼分支在九七后香港诗坛中的特色,探讨其「现实」坚持的来源、指涉与溢出,该刊诗作体现出炉峰同人现实主义理念的宽松之处,由此亦可窥见当代时期左翼文学在内地与香港发展的差异。河北省社科院文学所张越考察了《当代文学》,指出该刊上承香港战后青年文学刊物的文学独立性与都会风,横向与内地及海外华文文学构成有机对话,由其办刊经历,亦可了解纯文学刊物在市场化、资讯化时代背负的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生韦鑫对《字花》的办刊宗旨、发行状况等内容进行研究,认为该刊打造出「年轻」多变的鲜明风格,表达新一代的审美理念和文学诉求,展现香港本土化书写的新面貌。


深入原始文献 还原历史现场

祈望展现香港文学真实面貌──「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上的致辞(摘要) ●潘耀明
「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于二○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以线上形式召开。

在诸场研讨中,汤俏副研究员、陈庆妃教授等评议人从专业角度出发,围绕课题组成员的发言,做出精彩点评。总体来看,与会学者文风虽有差异,但其参会文章均在系统梳理期刊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深入原始文献,还原历史现场,方法洽切;课题组在本次研讨会上呈现的成果,覆盖时段长,内容扎实,达到了香港文艺期刊研究的前沿水平,对现阶段香港文学研究的发展有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

在分场讨论之后,赵稀方研究员做学术总结。他首先思考了香港报刊研究的理论问题,即「以香港报刊作为方法」。从前的香港文学史,主要把香港看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附属,因为是做现当代文学的学者所写,主要按照内地文学史叙述方式来演义,把香港与内地看作是一种「滞差」。比如新文学落后了二十年。 「时间滞差」其实是一个理论概念,正是在这种「时间滞差」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叙事的局限性、中国文学的激进主义及政治主导、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矛盾性和未完成性。香港文学的确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部分,不过香港割让以后的确发展出了自己的特征,香港的历史差异和内在逻辑,透过香港这一他者,可以让我们反省内地新文化的问题。在中国文学的格局中,香港报刊研究首先在对象方面即具有原创性。赵稀方研究员强调,文艺期刊是香港文学研究重要的原始资料来源,「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重在对一手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相关研究亦建立在爬梳原刊文献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弥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缺陷,并上升为不同的理论命题。赵稀方对于主题发言进行了评点,并且侧重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香港—南洋」的关系问题;二、五十年代初左翼文人北上和绿背文化之间的空档时期的香港文坛情况;三、透过《五四文刊》谈论香港如何处理文化传统的问题。


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祈望展现香港文学真实面貌──「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研讨会上的致辞(摘要) ●潘耀明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学者,围绕香港文艺期刊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展开了六场精彩讨论。

自晚清到当代,香港出版了大量中文文艺期刊,赵稀方研究员在二○一九年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立项三年来,课题组着力对原始期刊进行系统地查找、梳理,以扎实的材料为根底,进行历史考察,建立新的历史视野,同时用理论带动文献研究,把史料整理做成实证性的学术研究,旨在为香港历史、文化和文学研究建立一个实证的基础。该课题组的第一次研讨会于二○二一年六月五至六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共收到三十二篇论文,涉及自晚清至当代的三十五种刊物。本次研讨会在上次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涉及二十七种期刊。到目前为止,课题组已完成对近七十种香港期刊的整理与研究,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在首席专家赵稀方研究员的引领下,课题组在香港文艺期刊研究的大道上收获了累累硕果。诚如会上学者所言,「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重大项目已进入丰收的时节。

(本文图片由徐婷提供。徐婷为曲阜师范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