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分享

編按:二○二二年七月三日,著名作家、科幻小說大師倪匡安詳離世,享壽九十歲,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接受訪問,追憶倪匡傳奇。潘耀明與倪匡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識,為他出版過多部科幻小說、武俠小說以及散文集,更是沒代溝的老友,訪問中提及倪匡最後的遺作、從美回港的原因,生活中的軼聞趣事,不乏第一手資料。

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倪匡的鬼馬動作(潘耀明於二○一四年一月拜候倪匡,攝於倪匡家)。

主編:潘耀明

執行編輯:張志豪

文藝 訪問及整理


● 記者文藝(以下簡稱「記」):您和倪匡是怎麼認識的?

● 潘耀明(以下簡稱「潘」):我跟倪匡先生認識時間比較早,大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認識了,因為大家都在文化界,所以經常會在一些聚會上碰面。後來我曾一度主持過明報出版社和明窗出版社,將倪匡過去的一些作品整理出版,包括他的衛斯理系列和原振俠系列,還整理出版了他二十多部武俠小說,以及《倪匡說三道四》五冊散文集。

● 記:除了工作,你們生活中聯繫多嗎?

● 潘:因為有出版與作者這層關係,所以我們聯繫還算密切。後來因為他患有皮膚癌等身體疾病,晚期時行動不便,再加上他太太有老人癡呆症,所以我們很難再到外面聚了。平常逢年過節時我會到他家去拜訪,給他帶點水果及應節的食物,我們也是這樣慢慢成為朋友的。

實際上在倪匡晚年的時候,我還為他策劃出版了一套書,名叫《歲月留聲——倪匡有聲筆記本》,一套三本,是二○一九年出的。這一套書裏收錄了倪匡的錄音講話,還有他早期的珍貴照片,也是倪匡最後的遺作。

● 記:最後一次見到倪匡是在什麼時候?

● 潘:我跟他最後一次通話是在三個多月前,因為他喜歡喝茶,恰好朋友送了我上好的綠茶,我就想着拿一些給他,但是電話裏他告訴我他不喝綠茶,如果將來有好的普洱茶的話可以送給他。當時他講話還是很流利的,我本來想找時間再去看望他,但是想不到他這麼快就離開了,這對我來說太突然了。

線下最後一次見面是今年春節期間,在他的家中。當時我們還一起拍了合照,現在再看這些照片,不禁睹物思人!

● 記:二○○六年倪匡從美國回到香港,回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太太,他是一個重視家庭觀念的人嗎?

● 潘:倪匡早年比較嚮往風花雪月,套他的話說:「酒色財氣樣樣齊。」但到晚年他由絢爛歸於平淡,一直在照顧、守護他的太太,他經常說希望自己不要走在太太前面。但是因為他患有皮膚癌和其他很多毛病,還在醫院動過幾次手術,所以身體情況不好。他給我看過他的大腿,上面有很多手術留下的疤痕。他的腳也經常腫得厲害,後來走路都不行了,但他還是硬撐下去。

倪匡本人比較樂觀,他說他死不了,因為還有個太太要照顧,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精神支柱。他喜歡講笑,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非常可嘉,很多人年紀大了就喜歡唉聲歎氣,暮氣沉沉,但好像從來沒有聽過倪匡唉聲歎氣,所以我很佩服他。現在他走在了太太前面,這是一件令人非常遺憾的事。

● 記:您認為倪匡是一個怎樣的作家?

● 潘:他是個天才,他的創作可說前無古人,相信也很難有來者的。倪匡的寫作量非常驚人,他自己說他寫出的字數超過一個億。過去他曾在多家報刊同時開設專欄,最高峰時期,每天要寫二萬字。如果說香港有專業作家,那麼一定非倪匡莫屬了,其他作家大都是業餘的。

因為在那麼多作家中,只有倪匡及有限的作家是以寫作為生,他寫得太多了。各種題材都在寫,還能保持較高的品質。倪匡的文章讀起來是非常流暢的,情節總是曲折離奇和出人意料之外。

倪匡還有個好習慣,他喜歡閱讀,總是書不離手。內地作家的作品他也看,他非常關心內地的創作。他幾乎將內地所有好的文學作品都看遍了,他的書架上有很多內地作家的書,如余華、賈平凹、劉震雲、莫言、韓少功等等,他認為內地新一代的作家寫的小說題材比香港及海外的更加開闊、甚至表現手法更加新潮,而且文字表達也更流暢,引人入勝。

● 記:您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倪匡的作品?您與倪匡有代溝嗎?

● 潘:在我少年時期,金庸、倪匡的小說就已經很流行了,那個時候我看了不少。倪匡的小說給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天馬行空,給了少年時期的我很多想像的空間,所以我當時算是比較癡迷。他的小說還有一個特點是受眾年齡段跨度很大,小到八、九歲的小朋友,大到九十多歲的老人家都喜歡看。

認識倪匡先生後,雖然我倆之間有一定的年齡差距,但是因為同屬於文化界和大致相同的生活背景,所以我們之間並不存在代溝,算是比較談得來的朋友。

我記得我曾問他寫作有什麼經驗,他說:「好看的書就是好書,不好看的書就是不好的書。」雖然說得很簡單,卻很有道理。他接着說,你看中國四大名著,古人也把它們當成流行小說、通俗小說,是不能進殿堂的,慢慢的喜歡看的人多了,它們就變成了經典。他認為好的流行小說,將來也是能夠傳世的。我個人覺得,倪匡的部分小說及他的好友金庸的一些作品,都會流傳下去的,很可能成為後人的經典讀物。

● 記:生活中的倪匡是個什麼樣的人?

● 潘:他是一個率性的人。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好朋友在一起吃飯,他說他想吃大閘蟹,但是因為他有皮膚病最好不吃這類食物,朋友們也都勸他別吃,結果他說每個人的生命長度都是有定數的,要順應上天的安排。

後來我給他叫了兩隻大閘蟹,他一個人全吃掉了。另外,他還喜歡吃潮州菜,潮州有道名菜叫凍蟹,也是生冷類的食物,但他也喜歡吃。有一次我還跟好友、香港足球總會主席貝鈞奇兄把潮州凍蟹打包帶到他家裏去,吃完好像也沒有什麼副作用,這可能跟他的心態有關。

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倪匡最後遺著《歲月留聲──倪匡有聲筆記本》(逍、遙、遊,三本一套)。

● 記:倪匡身上有什麼是值得當下青年作家學習的?

● 潘:首先非常重要的是樂觀精神,倪匡在皮膚癌晚期及其他多種毛病纏身的情況下,從來沒有愁眉苦臉,該吃吃,該喝喝,該看書就看書。生活中見到他也總是笑容滿面,特別喜歡和人開玩笑。

然後是愛讀書的精神。倪匡喜歡讀書,他沒有一天是不讀書的,有時候他也嘗試在網上閱讀,他這種愛書、好書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還有就是勤奮刻苦的精神,在倪匡的創作時期,他每天可以寫兩萬字,這對一般的作家來說是不容易做到的,而且他還是手寫的,一筆一劃爬出來的。不要說兩萬字,我認識的作家中有的每天寫兩千字已不容易了。他給年輕作家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倪匡二○一八年十一月題贈潘耀明的十六真言:「謗譽隨之,爾言爾是;寵辱不驚,我行我素」,他說這十六真言亦題贈過給金庸。

● 記:金庸、倪匡、黃霑、蔡瀾「四大才子」其中三個都已離世了,老友的陸續離去,會不會讓您對生死產生新的看法?

● 潘:倪匡的離世對我觸動特別大的。從他身上我也領悟良多,特別是他的豁達精神。人生在世,不能太過斤斤計較,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行。現在社會變化太快,也太商品化,套劉再復的說法,是「器世界」當道,「情世界」在消退,我們無法預料接下來的任何變化,只需要過好這一天,做好這一刻,認真履行本份的職責就是了。

細說倪匡的傳奇 ── 專訪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潘耀明某次上門探訪倪匡,恰巧倪震(左一)來看望爸爸,照片中倪匡與倪震的笑容有幾分神似。(攝於二○一九年六月十五日)

(本文圖片由潘耀明提供。訪問及整理者為《明月灣區》特約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