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著名华文作家、《明报》兼《明报月刊》前总编辑董桥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散文多年,文笔雄深雅健,作品备受两岸三地推崇及肯定。从事媒体工作期间,更发挥媒体的责任与使命。近月董桥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第十六届香港艺术发展奖」之「杰出艺术贡献奖」,本版特设专题庆贺。 「董桥的散文之吸引人,是弃除了一切说教的『执着性』,平心静气地从中国文化的故纸堆里捡出那一份灵气和飘逸……」本刊总编辑潘耀明透澈分析。 「『董桥的世界』如此精彩与多彩,竟在几代读者阅读史上开辟出了不同方向的『主题』……」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胡洪侠是编过四种董桥文集的编者,今撰文细说编董桥书的心得、精彩的《董桥八十》目录,以至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字因缘。另外,还有董桥作品摘选,以及董桥的香艳读书,一起深入读董桥。
主编:潘耀明
执行编辑:张志豪
读董桥 ●潘耀明
董桥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香港艺术发展奖」之「杰出艺术贡献奖」,已是较早的事了。 《明月湾区》拟为董桥做一个专题,给他发了信息,希望他写一篇短文,他一味推搪,只好由我来给他选辑一些文章,在他认同之下,不揣冒昧,就个人印记中难忘的篇章,做了一些摘要,因为篇幅所限,不免掐头去尾,大大的不敬。好在每篇文章都有引处,读者如有兴趣,可以查阅原文。
对董桥的散文,过去有不少论述,似乎都有点隔靴搔痒。倒是我想起钱穆先生的一段话,用之于形绘董桥的散文,是再贴切不过:「……西方文学是站在人生前面的,他常领导着人生使之更往前趋。中国则不然,中国文学比较上以诗歌散文做中心。那些诗歌散文,都不喜作人生的具体描写,他们只是些轻灵的抒情小品,平澹宁静,偏重对于失意人生作一种同情之慰藉,或则是一种恬适的和平人生之体味与歌颂。大体上在中国文学里,是『解脱性』多于『执着性』的。他是一种超现实的更宽大更和平的境界之憧憬。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学好像是站在人生后面的,他常使读者获得一种清凉静退的意味,他并不在鞭策或鼓舞人向前,他只随在人后面,时时来加以一种安慰或解放。因此中国文学常是和平生活之欣赏者,乃至失意生活之共鸣者。」
董桥虽然学贯中西,他的散文似乎更倾向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也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是「轻灵的抒情小品,平澹宁静」,多是「一种恬适的和平人生之体味」,但并不刻意歌颂,所以令人有「一种清凉静退的意味」。他擅于隐退于读者背后,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安慰和释放。
读董桥的散文,适合于月下、溪畔、松间、静夜,别有青灯黄卷的况味,那是都市人背后的一框宁澹的田园风景。
董桥的散文之吸引人,是弃除了一切说教的「执着性」,平心静气地从中国文化的故纸堆里捡出那一份灵气和飘逸,以「匠心」代替了「机心」,是明末清初笔记文学的沉淀和升华,典雅而幽致。
(作者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
董桥作品摘选 ●潘耀明 选辑
邱吉尔的背影
邱吉尔劝年轻人挑书看书要精要少要像老年人那样谨饮慎食。他担心年少识浅,囫囵吞书,铸造主观,来日重读再也读不破当年错误的领会,白白断送了好书的启迪:”Young people should be careful in their reading, as old people in eating their food. They should not eat too much. They should chew it well.” 文章大家不愧是文章大家,下笔总是这样铿然有声,一句一个惊喜,就算道理偶有商榷的余地,文辞从来如锤如炼,玲珑剔透。我倒觉得年轻人肯看书已然难得,他们爱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似乎也不太容易阻止,一时间一知半解甚或无知错解也不要紧,年龄渐大重新再看一定别有洞天。少年以酒当水,老年以水当酒,那也是人生的规律。
邱吉尔那一代人爱书读书是习性,书房里藏书不足五千本算不得藏书,只算是“a few books”: Thomas Morley说的。我在英伦那八年堆满半层破楼的杂书少说也有五千本,岁月多情,生活无情,飘几次洋搬几次家人书俱老,遗失的遗失,送人的送人,扔掉的扔掉,身边只剩雅玩一堆,残书数卷,离邱翁怀想的境界远了去!幸亏他说无缘博读群书也不要紧,有空摸摸书翻翻书端详一本书也是清雅也是清福。他还说读书可以不从第一页读起,可以翻出一句喜欢的句子读下去,读到不想读了又可以再跳去读别的段落。
(摘自《今朝风日好》)
我爱沉从文的字
沉从文一九三六年校注一九三四年初印本《边城》觉得很难受,「真像自己在那里守灵」。他说人事就是这样:「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还说生存真是可怜的事情,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太多的事情更不幸。我从前读沉先生的小说和散文觉得他记得那么多事情真好。现在我老了,读沉先生写唐代服饰,写团扇,写铜镜,觉得幸亏他知道和体会的事情够多,遭逢生存和思想都给关进囚笼的年代,聆听歌颂上帝歌颂太阳的喧哗,他终于勇于怀抱他的真知为他一生的操守和尊严淡然守灵。
这样恬静的读书人从来不多。读他的书看他的成就,我也从来不希望看到他走出他的著述疲于跟俗世的人与事周旋。从少年到老年,我一心静静摩挲他的细致,远远瞻仰他的博大,悄悄赞叹他的超逸。我什至刻意错过了同他通信同他见面的几次机缘:沉从文是薛涛笺上的彩影墨痕,一张航空信纸的问候,一堂灯红茶绿的寒暄,终归是对那一叶风华的轻慢与冒渎。他的字我倒非常愿意集藏。有了他写给施蛰存先生的一封长信,有了他在张充和先生家里写的一幅斗方,我更想亲炙的是他一生常写的朱丝栏长条章草小字。
那样高䠷那样苍茫的修竹墨影老早成了沉从文书艺的标志。汉元帝时代史游发明的这款书法纵然斑驳陆离,传到沉从文手中毕竟翩然复活了:秦代隶书的波磔还在,圆转方折的意态也在,不兴连写,字字独立,汉朝善书的人都可以凭这样的字入仕,沉先生写的这笔奏章体章草汉朝人看了一样倾倒!少年时代投身沅水流域一支部队充当文书抄写公文,沉从文练汉碑练隶书的生涯一练几十年:「差弁房中墙上挂满了大枪小枪,我房间里却贴满了自写的字。每个视线所及的角隅,我还贴了些小小字条,上面这样写着『胜过钟王,压倒曾李』。因为那时节我知道写字出名的,死了的有钟王两人,活着的却有曾农髯和李梅庵。」
不是我偏心,沉从文的字其实早就「压倒曾李」了。
(摘自《故事》)
美好的老岁月
六十年代的老香港渐去渐远。戴天经常请客的湾仔叙香园连影子都不见了。我第一次结识罗孚先生好像也在那边。一位老诗人张之荇先生一九六七年来香港,我带他坐缆车去山顶逛了一下,也请他在叙香园吃晚饭,下山途中日头微斜,翠影沁红,老先生悄声说:「那么陈旧,那么低调,那么规矩,还是香港!」张先生是我的老师亦梅先生的诗友,一九三○年代在香港做事住了好几年,有香港身份证,战后回余杭老家,中岁丧偶,去了南洋陪他年迈的长兄,续了弦娶了一位年轻的侨生女子,八十年代哥哥过世后,他和夫人又迁回香港,住在他喜欢的上环唐楼。中英两国谈判香港前途那几年老先生年迈多病,经常进出医院还不忘追看新闻,等不到一九九七年他走了。临终前夕,他拉着我的手轻声问我那年我们去梅窝玩怎么看不到梅花:「梅窝没有梅花?」老先生喜欢跟我聊天,喜欢念他自己的诗给我听,彼岸的风雨,个人的浮沉,前路的迷茫,他说他慢慢晓得,慢慢淡然。那些话我久久难忘,二○○二年写《从前》里的〈寥寂〉我用了那番领悟开笔:
……世道莽苍,俗情冷暖,萦怀挂心的许多尘缘,恒常是卑微厚朴的邻家凡人,没有高贵的功名,没有风云的事业,大半辈子浮沉在碌碌生涯之中,满心企慕的也许只是半窗的绿荫和纸上的风月……
老先生精神健旺的时候谈兴更浓,有一回忽然跟我说他很想看一部香港拍的老电影叫《星星月亮太阳》。我记得那是一九六一年的电影,我在台南读书的时候看的,秦羽编剧,得过金马奖。老先生说他大哥在南洋看过这部电影,也知道秦羽演过一九五七年岳枫导演的《情场如战场》,是他大哥要他看《星星月亮太阳》。我只记得秦羽本名朱萱,也叫秦亦孚,母亲朱湄筠是朱启钤第五位千金,人称朱五,「赵四风流朱五狂」的朱五。秦羽香港大学毕业,演姚克先生编的《清宫怨》话剧走红,伦敦英国广播电台请她去英国演《秋月茶室》(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秦羽和宋淇、张爱玲那时候都是电懋的编剧委员。我不记得那时候有没有影碟,不知道老先生结果有没有看《星星月亮太阳》。老先生怀念的是战前战后的老香港。他想去台北也没去成,他有两个朋友在那边,一位是陈定山先生,一位是主编《中华诗刊》的张作梅先生。美好的老岁月。
(摘自《文林回想录》,题目由编者所加)
云姑
这五六十年里,想起云姑我总会想起好看的小说。现在的小说不作兴描绘淡然的哀愁和淡然的美丽,文学堂奥上穿着衣服的人比不穿衣服的人少,常常是无端的猥亵伴着无端的欢笑。二十年前的Bryan Griffin已经在哀悼这套虚荣的语言了。 BR Myers最近写的《读者宣言》(A Reader's Manifesto)也在怀念老派的叙事文字,觉得今日文人崇尚忸怩自大,笔下伪装文艺的古典造型不是廉价的深涩就是廉价的庸俗。我在意的其实只是小说里的故事。
我和我的小同学碰见过云姑跟她的画家情人痴痴恋恋的刹那。那是我们那条街上一幢荷兰时代的老大宅,都说闹鬼,荒废了好几年,后来让回教互助会租去做会所,年年麦加朝圣团出发之前热闹几个星期,过后又是一年萧疏闲冷。我们常攀过后院的矮墙闯进大宅四周的荒园戏耍。那天黄昏,我们三个小鬼悄悄沿着游廊视察蟋蟀的行踪,蹑手蹑脚摸到幽暗的转角处,赫然发现那男人光着膀子轻轻搂着云姑,云姑的辫子散了,玉白的脸紧紧偎在那座油亮的胸膛上。
(摘自《从前》)
我们吃猪脚面线去!
当时年纪小,老家摆筵席吃大菜最好玩。大菜分两款。一款是吉云居酒家的广东师傅带领一队挑担的伙计来烧一两席酒菜,斜阳下香味飘满后院的大厨房。一款是包给荷兰流水席的办馆烹饪队,天一亮一众能手穿过后门闯进后花园外的篮球场上搭棚起炉灶,大锅大锅煮七八样西餐招待朝夕川流的来客。从大厅到游廊到花园到阳台都摆满一小围一小围的桌椅餐具,让穿着雪白制服的侍应穿堂入园上菜收碟。在这样的大日子里,我们这帮小鬼四处巡视,坐在芒果树下歇息的大师傅见了开心。大声喊小颗计端一大盘炸肉丸子给我们解馋。那是四、五十年代的色香味了,留色留香留味到今天……
也许正是Marcel Proust《追忆逝水年华》里怀恋儿时香气的深情。十七岁离家湖海漂泊之后,我经历了台湾白菜肥肉的克难生活,也经历了英国土豆炸鱼的清淡日子,饮食口味慢慢随着知识的涉猎变幻:想起史湘云想吃一碗蟹肉汤面;想起李瓶儿想吃一碟鸭舌头;读蓝姆的随笔想吃烧乳猪;读毛姆的小说想吃鹅肝酱。
不用说,不认识胆固醇、不认识癌症的饕餮岁月最过瘾。我们闽南人老风俗相信吃猪手猪脚可以洗霉气过难关,老家于是常常有猪脚吃。到了台南大学,深夜里躺在宿舍的木床上想家想哭了,睡上铺的同学掀开蚊帐悄悄说:「走!到圆环吃碗猪脚面线去!」有一年,胡金铨到德国卖片,回程绕道伦敦。我们见他云锁眉宇,怕他生意泡汤。 「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他说:「在西德破客栈蹲了七八天,没吃过别的,天天三餐只吃得起香肠酸菜,你们说我还活不活!」那天晚上,我们弄了一桌大菜孝敬他老人家:从冰糖元蹄鱼虾牛羊到炸酱面再来一坛花雕,胡导演成了大醉侠,唱京戏说相声最后学欧洲各国人讲英语的怪腔调,他眯着双眼说:「朕有点儿困了……」两秒钟后倒头在沙发上打呼噜……
(摘自《回家的感觉真好》)
董桥的香艳读书 ●艾火 编选
编按:艾火开设专栏「名家与书香」,拟每月编选一篇名人读书心得,以飨读者。今期为〈董桥的香艳读书〉,恰巧配合专题「读董桥」,因而破格收入其中。
爱书越痴,孽缘越重,注定的,避都避不掉。
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倒过来说,女人看书也会有这些感情上的区分:字典、参考书是丈夫,应该可以陪一辈子;诗词小说不是婚外关系就是初恋心情,又紧张又迷惘;学术著作是中年男人,婆婆妈妈,过份周到,临走还要殷勤半天怕你说他不够体贴;政治评论、时事杂文正是外国酒店房间里的一场春梦,旅行完了也就完了。
(摘自董桥〈藏书家的心事〉)
【创作园地】
诗二首 ●萍儿
立秋
夏转身而逝
每一道弥漫
亮了暗了
暗了亮了
时间的另一侧
倒影着错过的无限
今日成为将来的往事
许多段落、生活
被隆而重之地忽视
我们需要一场形式上的秋
像往常一样从一棵树下经过
小雨刚好落下来
与海的磊落一起
我曾相信
落叶的相信
二○二二年八月七日壬寅立秋
我将惊动夜色来爱着的地方
她的随波逐流她的思想飓风
狂奔式的义无反顾与身怀自由舒展的技艺同行
夜的骨血深沉似海忧郁成石
灵魂被语言的刀锋割裂后顷刻得到安抚
现实拥挤的风一直在叙述
无法宽慰
比虚无更虚无
是今夜的高级命题
二○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作者原名罗光萍,为香港诗人,香港中通社副总编辑、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