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湾区的重要枢纽──香港。 (明报资料室)

漫谈文艺湾区

分享

编按: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民俗相融,以文化艺术推动建设与融入美好大湾区,无往而不利。作联会长潘耀明高呼「明月湾区」是属于文学的,并把握这个优势,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学是文化的精灵」,能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他结合数十年从事文学创作、文化出版的丰富经验,梳理大量文史资料,详细分析香港作为国际文化港口和文化交流桥梁的发展过程、地位与作用,并指出香港可成为文化大湾区的一个重要枢纽。说到生活与文化,语言相通非常重要,中大中文系前高级讲师欧阳伟豪精选比较大湾区十一个城市的粤语特色,说明「大湾区粤语即系点样慨粤语」。更构想拍制文化节目推广粤语文化,趣味盎然。文艺湾区既多元且处处蕴含人文关怀,教人向往。

作者:潘耀明

主编:潘耀明

执行编辑:张志豪


「明月湾区」是属于文学的

我觉得,沉从文的文学创作的成功秘诀,是贴着土地来写。这土地,是他心中的那一畦永恒的湘西风物。他的《湘西散记》、《湘西》等著作,以及他撰写的长篇记叙文《一个传奇的本事》均可见一斑。

沉先生是伴着沅水长大,在其后漫长的人生历程,也是在涯岸水边抒写的。

我曾写道:「沉从文的情感与水是分不开的,他的性情,写作态度、文学生涯和笔下的文字,与此不无关系。」

沉先生在《一个传奇的本事》长篇记叙文中,细述他与水的关系:

「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脉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从《楚辞》发生地,一条沅水上下游各个大小码头,转到海潮来去的吴淞江口,黄浪浊流急奔而下直泻千里的武汉长江边,天云变幻碧波无际的青岛大海边,以及景物明朗民俗淳厚沙滩上布满小小螺蚌残骸的昆明滇池边。三十年来水永远是我的良师,是我的诤友,给我用笔以各种不同的启发。这份离奇教育并无什么神秘性,却不免富于传奇性。」

由于沉从文长年生长在岸之滨、水之湄,他深受「水的德性」的薰陶、感染,对外间世界也有「兼容并包」的气度,「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以丰富他的人生阅历及写作泉源,然而本人并不受那些光怪陆离习气所沾,也显示他独立人格和超越世俗观念的写作态度。

我想说的是,大湾区伴有滔滔江水和浩瀚的海洋,我们共饮一江东江水,同样受到「水的德性」的薰陶,我们也将以「兼容并包」的气度来耕耘这块水边的文艺园地。因为,「明月湾区」是属于文学的!


文化大湾区的重要枢纽── 试述文化香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节录)

一座玲珑的文化桥梁

有人说,香港是一扇开放的窗子,可以自由吸收东南西北风,我说,香港也是一座娇小玲珑的文化之桥,中国通过她,可以走向世界;世界通过她,可以走向中国。说香港娇小,是对地域、人口而言;说香港玲珑,因她是通透的、明澈的。

中国内地被西方称作「铁幕」的年代,即由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中国改革开放为止的近三十年间,香港扮演了重要的文化桥梁的角色。

这里说的「铁幕」,在实际意义上,不纯是指内地,台湾在文化思想领域上,对「五四」运动以来的大陆文化特别是文学作品也是采取闭关政策。后者在「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下,把来自对岸的文化及至香港文化也视作洪流猛兽,严禁入口。

香港在两岸之间实际上起了纽带的作用。

在那个年代,有不少香港人回内地探亲,把台湾的文化与西方文化迂回地传达到内地;相反,也把内地的文化信息,特别是「五四」以迄的新文学作品,如鲁迅、冰心、巴金、钱钟书、王辛笛、卞之琳等等台湾违禁的作品,从香港悄悄地捎到台湾。这种情况,一直到台湾于一九九一年解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为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的柏杨先生曾委托我代组织「当代中国大陆文学系列」,包括贾平凹、韩少功、莫言、王安忆、舒婷、冯骥才、史铁生、陈建功、张承志、刘心武、郑万隆等当代大陆新锐作家,首次登陆宝岛。

这些稿件我通过在内地的陈建功兄代组织,全部通过香港的我中转的,因那个时候,两地仍未通函,柏杨出版这套书也是有政治风险的,因为台湾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仍未解除,有「通匪」之嫌。

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

香港除了是两岸文学交往的平台和桥梁,也是西方与内地文学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香港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冷战时期,左右翼意识形态壁垒分明,涌现不同政治背景支持的文化刊物和文化出版物。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新闻处赞助的今日世界社,翻译出版了大量美国及西方思潮的出版物。张爱玲的反共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她自称是在美新处授权下写的。

这些有政治背景的刊物和出版物,文化类特别是文学艺术,是其中主要的统战手段。当时针对学生和年轻人办的刊物《中国学生周报》,是由美方津贴的友联出版社支持的,一九五二年创刊,一九七四年停刊,共办了二十二年;另一份读者对象是青少年的《青年乐园》,一九五六年创办,一九六七年被港英当局勒令停刊,隐有中方背景。特别是前者,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当代文学思潮(主编是文化界知名人士,如余英时、胡菊人等),孕育了如西西、也斯等重量级作家。至于后者,则凝聚了一大批继承新文学创作传统的作家,知名作家如舒巷城、金依、海辛等。

此外,针对文艺爱好者的刊物,还有《文艺世纪》(负责人张千帆)、《海光文艺》(罗孚主编)、《海洋文艺》(吴其敏主编)、《伴侣》(李怡主编、王鹰主办)、《八方》(古苍梧主编)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方背景的;行销香港而具有台湾背景的刊物则有《纯文学》(林海音主编)、《现代文学》(白先勇主编)等等。

民间办的文艺刊物,由徐速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间创办了《当代文艺》,影响颇大。 《当代文艺》每月出版一期,每期收入小说、散文、杂文、评论、诗歌等,徐速写的著名长篇爱情小说《星星月亮太阳》曾在这本杂志连载,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广受欢迎。 《当代文艺》迄至一九七九年四月终刊,总共出版了一百六十一期,为期十三年又四个月之久,创下了当时内地及台湾以外纯文学刊物历史最悠久的纪录。

上世纪四十年代承继内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诗人马朗南下香港,于一九五六年创办了《文艺新潮》,此后再与昆南、卢因、王无邪创办《新思潮》(一九五九年),前两份杂志先后停刊,一九六三年李英豪、昆南、文楼创办《好望角》(文艺半月刊),介绍了大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及理论,咸认为是香港前卫刊物的表表者,当时在香港、台湾及海外享有盛誉。这本杂志只出了十三期便因经费问题宣告停刊。

香港芸芸文学杂志中,其中于一九八○年六月创办的《素叶文学》,曾起过较大影响,唯出版了四年后于一九八四年宣布停刊,十年后一九九一年七月复刊,迨至二○○○年十二月停刊,共出版了六十八期,期间出版的《素叶丛书》(十四卷),在爱好文学的青少年中间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其作者包括董桥、也斯、淮远、西西、钟玲玲、辛其氏、吴煦斌等。

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香港报刊辟有文艺园地,较有代表性的有戴望舒,他在日治时期为香港《华侨日报》编过《文艺周刊》、《香港日报》编过《香港文艺》,他在《星岛日报》主编的文艺副刊「星座」刊登不少海内外名家文学创作作品,影响颇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台湾国民党在香港办的《香港时报》,辟有「浅水湾」文艺版,主编刘以鬯介绍了不少西方文学思潮及作品;内地背景的报刊《文汇报.文艺版》,先后由罗孚、曾敏之主编,则介绍了大量写实主义的作品。

香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不同政治背景的中学、大专院校,也纷纷成立文社,由学校爱好文学的学生自动组合。期间香港文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少说也有一百多个。有介绍西方文学思潮、引入现代创作手法的作品;有承传五四以来的写实主义手法的作品;大都是油印(刻蜡版)的刊物,在香港广大的中、大学生中间流通,蔚成文社潮,是产生香港本土文学和作家的滥觞。我当时也在就读的中学与一班志同道合、爱好文学的同学组织了「豪志文社」。

国际文化交流的枢纽

一九四九年后,内地与台湾、西方交往并没有直接通航交通工具,香港为其中转站。

一九八六年,由内地出访美国的第一个作家代表团,由当时中国作协党委书记冯牧带队的,其成员包括张洁、蒋子龙、冯强等等,就是经过香港辗转飞美国的;还包括后来当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等作家代表团赴台湾访问,由于两岸仍未通航,来回台湾也是经过香港,他们经香港都是安排由香港三联书店负责、由我具体接待的。

一九七九年,在美国中西部的爱荷华大学举办的「中国周末」(由聂华苓、保罗.安格尔主办),哄动中外,海峡两岸作家因政治原因隔离三十年后、在这里第一次(自一九四九年后)相聚,与会的内地作家萧乾、毕朔望来回路程,也是经过香港转赴美国和返北京的。其后艾青、王蒙、丁玲、吴祖光等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都是以香港为中途站的,也是由我出面接待的。

两岸开放三通后还没有直航期间,两岸的作家和文化人也是通过香港这一枢纽的。

香港还为海内外作家提供丰富的发表园地,如《海洋文艺》便是一例。

具中资背景的《海洋文艺》一九七四年创办,先出试刊,然后是双月刊,继而是月刊,约二百页。内容主要是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评论、译文、文坛资料等等,一九七五年开始改为月刊,直到一九八○年结束为止。一九七八年中国内地开放后,被埋没已久的老作家纷纷得以解放,这一期间的《海洋文艺》刊载了不少知名作家的作品,如沉从文、吴祖光、施蛰存、赵清阁、卞之琳等等的作品;诗歌方面有艾青、蔡其矫、郭风和年轻诗人舒婷的作品。

华文文学交汇之地

香港也是华文文学的交汇之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躲避战火及拘捕,不少进步艺术家、作家南来避居香港,此后经中国几次政治活动,也有不少南来作家避难、并移居香港。如萧红、端木蕻良、戴望舒、许地山、徐訏、张爱玲等,南来作家其中还包括了金庸、刘以鬯、叶灵凤、曹聚仁等。

此外,海外、台湾作家经常在香港讲学、参加文学活动不乏其人。鲁迅一生中曾三度到香港,他著名的讲题:《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就是在香港女青年会演讲的。

结语

诗人艾青曾说过:「华文文学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非常丰富的传统。华语是一个表现力极强的语种。华文文学可以和世界最优美的文学媲美。」他又说:「文化像水,像空气,是会流动的;文化在交流中产生影响。只要善于吸收,善于借鉴,就会发扬光大。」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是以经济发端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学是文化的精灵。正如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所以今天提出文化大湾区的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

然而,作为大湾区的国际文化交流枢纽的香港,过去以迄,大多数文化活动大都在民间进行,港英当局及特区政府并没有给予额外的资源和加以推动,我曾说过,由于过去港英政府及特区政府对香港文化的漠视,相对北京、上海、东京、巴黎、纽约、伦敦等大城市,香港充其量是一个商业大都会,而不是文化大都会。北京有规模宏大的文学馆,日本每一个县、市都有文学馆,欧洲许多国家很早便建立文学馆,唯独香港阙如。香港回归后,三十多位香港文学界知名学者、作家、文化人曾呼吁在西九建立香港文学馆,但特区政府一直不予回应。十八年来,发起人之中的饶宗颐、刘以鬯、也斯等等十二位作家、学者、文化人已先后去世,香港文学馆仍如空中楼阁,渺不可及,令人浩叹!

目下国家赋予的香港作为国际文学艺术交流中心地位,刻意加强香港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地位,我相信将加强香港作为国际文化港口地位和文化桥梁的交流作用,使这颗具有丰富文化涵养的东方之珠越益璀璨明艳!

(作者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

(本文为节录,全文刊于《明报月刊》文化附册《明月湾区》二○二二年七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