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特有文体:三及第文学 ●李烈声

分享

编按:「三及第」文体曾经在香港蔚然风行,作者举例介绍,再回忆久远过去的文坛景貌,展示「三及第」的特点,谓其为湾区特有的文体。

主编:潘耀明

执行编辑:张志豪


二○二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上午,香港中央图书馆演讲厅举行香港作家联会、《香港作家》网络版、《明月湾区》文艺版主办,《明报月刊》合办之「大湾区文学讲座: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主题是大湾区方言的探讨,与会者都深感兴趣,其中黄坤尧教授提到「三及第」文体,牵引起我对这方面的回忆。

众所周知,科举时期,参加考试的士子,最希望考中的是三及第:即是状元、探花和榜眼。

科举制度在晚清时期废除,但是,大湾区人民对此仍是念念不忘,清末民初期间,广州的陈塘和澳门的福隆新街,也曾有过花榜三及第选举的闹剧,而最普遍的是食店中有生滚三及第粥、三及第炒粉和三及第汤面等食品。而在那个时期,更出现了「三及第文体」。

所谓「三及第文体」是指文章之中,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话文,此外,还加插了大湾区最为普遍的方言广州话。

三及第的兴起

三及第文体在大湾区始于何时?一般人都很难作出精确答案,我则认为从远代开始,日积月累而成。由宋朝开始,岭南文化已日趋兴盛,到了上世纪,珠江三角洲文风,更是遍及远近。起初,人们认为文言文艰涩难懂,明朝章回小说崛起,输入了白话文,浅白便当,读起来毫不费力。但是,久而久之,珠三角人总是觉得白话文欠缺珠三角文化色彩,加入一些广府方言。清末民初,出版事业如雨后春笋,于是,三及第文体蔚然成型。

高深的文体

有一些人以为三及第文章跟我们平日口语相差不多,浅薄无华,不足以成为一种文体,即使做成文章,毫无价值可言。其实不然。要做三及第文章并不容易,要做好一流三及第文章,更不容易。依据笔者经验,写作者需有下列技能:

第一、必需具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古典文学中的古文、成语与诗词歌赋,都有最基本的认识。

第二、必需具有流畅的白话文写作技巧,不能半通不通,贻人笑柄。

第三、对于广州话的歇后语、市井俚语、新潮名词,乃至于江湖切口等等,不止了如指掌,更要驱役自如。

三及第大行其道

谈到三及第文学,一般大湾区人都忘不了何淡如,他是出色的三及第诗人,他的名句如:

一拳打出眼火 对面睇见牙烟

又如:

四面云山谁作主 一头雾水不知宗

又如:

有酒何妨对月饮 无钱不得食云吞

享誉百年,仍为人们传诵不已,可见三及第文学自有其存在价值,不能以「浅薄无聊」一语薄之。

大湾区三及第文学,年远且不说,自从辛亥革命后,便渐渐蓬勃。民国初期,在广州,一群写作人在报章上使用三及第形式写短评,竹枝词者甚多,其中最为人所称道者为黄鲁逸,他笔锋尖锐,无论诗词短评,都拥有大批读者,可惜很早辞世。继之称雄者为邓羽公,他不止以三及第文体写散文、杂文、诗词,更以之撰写功夫小说,他自己创办《羽公报》,报中文字,完全使用三及第文体,该报销行甚广,直至中日发生全面战争才停刊。上世纪五十年代,他退休在澳门,常常向笔者忆及当年广州报坛三及第文章蓬勃盛况。

二次大战后,珠江三角洲新生刊物如雨后春笋,而后起之秀的三及第文作家纷纷冒起,其时,报坛有「三生有幸」之说,所谓三生有幸,是说三位笔名中都有一个生字,他们是:灵箫生、笔聊生和小生姓高三人。他们最受读者欢迎,也是稿费最高,收入最丰的三人。 (编按﹕「三生」有二说,一为灵箫生、笔聊生、怡红生;二为灵箫生、笔聊生、小生姓高,因后来小生姓高大红且多产,其收入凌驾怡红生之上,故人们便以小生姓高取代怡红生,此处依后说。)

灵箫生即卫春秋,以写爱情小说名噪一时,其作品有《海角红楼》、《款摆红绫带》等,拍成电影,撰成粤曲,他的作品单行本远及南北美洲,笔者移居美洲,常于华侨家中看到灵箫生小说的单行本。

笔聊生即陈霞子,是香港《晶报》创办人,不止社会小说、杂文、诗词使用三及第文体,更使之融入社论,发挥嬉笑怒骂效果,乃至新闻标题,亦不脱方言本色,即使数字之微,也教人拍案叫绝。

湾区特有文体:三及第文学 ●李烈声
标题「打炮廿一响,送御妹过海」出自《明报》港闻版编辑韩中旋之手,后来韩因此而被金庸辞退了。 (明报资料室)

三及第在报纸

小生姓高又有笔名为三苏,即高雄,他是香港最高产作家,一天可写二、三万字,拥有读者极多,他以《经纪日记》、《三苏怪论》二书,使读者印象深刻,至今仍使粉丝赞许不绝。他成功之处,乃在于文中对白,使用大湾区人民口语,在他笔下,每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和修养,都活跃纸上,收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报坛上流传他的轶事甚多,例如:他担任《新生晚报》副刊编辑时,对其延聘的作家所给稿费特高,水准也要求极高,作家的出品稍为马马虎虎,便立即收回地盘,作品腰斩,虽是多年老友,也毫不容情。因为,他本人使用三及第文体极为得心应手,故而要求他人也如此。

谈到三及第文体,香港流传一段轶闻:

港英时期,英国王室成员常常以宣慰殖民地人民为名,派出皇亲国戚到香港访问,借以游山玩水,其所花耗的无非是香港人的民脂民膏,人民早已啧有烦言,但在权威之下,多是敢怒而不敢言。某年,派来访问者是英王室御妹,当时赤鱲角机场仍未修建,由伦敦飞来的王室专机,必需使用九龙的启德机场降落,再乘小轮船前往港岛总督府,小轮船渡海时,照例鸣炮欢送。

次日,《明报》在报道新闻时有标题:

「打炮廿一响,送御妹过海」

依照字面而言,标题毫无问题。但如使用珠江三角洲方言读来,便把贵宾骂惨了,读者看了该标题,人人都作会心微笑,王室及御妹只好吃了一回哑巴亏。 (编按﹕这是出自港闻版编辑韩中旋之手,后来韩因此而被金庸辞退了。)

大湾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区,同时也拥有多姿多彩的文化,三及第文体,活泼而生动,不止值得我们保留,更值得我们好好发扬光大。

(作者又名李瑞鹏,诗人,九十岁,作品曾多次获奖,并有作品结集。)


学以致用

学以致教

●圣保罗书院蒲苇老师

湾区特有文体:三及第文学 ●李烈声

能成为中文、文学老师,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但对一位文学老师来说,他的思索、感受都可指向教学分享,不论是快乐,还是谈不上快乐。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等等,学以致教,就是一位老师的学以致用。

文学老师得天独厚。当其他老师都在埋首追分,计算方程之时,他仍可在教员室公然打开报纸,人道他是颓废中年,他只轻轻的交代一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转身,便将一段新闻钉在壁报。同学们,都看到了?天灾无情,人间有爱,要特别珍惜互相重视的人啊!

即使是百无聊赖的一天,尽是孤独之感,《中庸》也会对我说︰「君子慎其独也。」一再提醒我要好好和自己共处,不要过于松懈,得失都不要忘形。唐君毅说得妙,「在孤独中,你生活于所有的时代;孤独的一个人,在一个人与莫有之间,蕴藏着无限。」同学们,善用孤独,不要让孤独腐化成毒菇,磨菇的菇。

「同学可以具体形容孤独的感觉吗?试试看。」三四秒之后,文心同学说︰「孤独就像公园里一张长时间没人坐的长椅。」说得太好了,我明白,也体会过。然则喜怒哀乐得意挫折于我都有特别的用处,甚至升华成为师生之间的交感共鸣。开卷固然有用,至于掩卷,我们还可以一起叹息一起感动。

刘世龙《名家在讲台上》回忆梁启超的课堂,说他「讲授到紧要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到悲处,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我想,如果我明天在课堂也仿效梁师风格,一定超震撼。据说AI比很多老师都有用,老师将逐渐被淘汰。我猜,如果一台AI也以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回应所读文章,同学或会发笑。又据说,若一再追问,AI还会发脾气,似乎有欠文学修养。

身为文学老师,我很庆幸,人之所以为人,仁之所以谓仁,在在说明,无论如何,「我」应该就是最好的教材。尤其能赶在死线前交了这篇稿,今天我特别感到自己非常有用。

叶圣陶先生说得更好︰「教是为了不用教,学是为了能自学。」我粗略理解后,决定来几节自由「放空」的文学课,谁说这些课不是学以致用?说笑而已,明天的课,还是会算入正常课时。


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澳门濠江中学陈奇川老师

湾区特有文体:三及第文学 ●李烈声

自古以来,圣人重学。 《论语》开篇就是「学而」。孟子追慕孔子,主张好学、深思、力行,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荀子更有《劝学》一文流传至今,激励后人。生也有涯,学也无涯,若理智地以有涯随无涯,大可不必担心殆矣。

那么,学之意义在哪?在用。单从语文科来说,内地语文课标倡导核心素养,共有四端: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其中,语言为学科的根基,故温儒敏教授提倡「以一带三」。学好语文,重在听、读之输入,说、写之输出。如此反覆,语用功夫就能炼成,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就能够落到实处。如此看来,语言文字为学之用,核心素养为学之体。

诚然,听说读写确实重要,但是想更重要。当下,资讯科技发达,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十万个为什么,但弊端是令人惰于思考。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所学知识,若是照搬,就有可能碰壁,甚至误入歧途。孙阳之儿按图索骥,认癞蛤蟆为千里马,闹出千古笑话。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知战争实乃以命相博,最终落败而死。现在不乏学生睁眼抄袭作业,闭眼死记硬背,一旦考题变了花样,就不知所措了。若是学思结合,多问个为什么,想必不致于此。凡事知易行难,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进一步谈创新。

学以致用,何以达成?唯有多方合力才行。第一,学生除了读好「有字之书」,还要读好「无字之书」,真正做到「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第二,家长督学,不能只看纸面分数,而应关注孩子是否拥有立得住的人格、带得走的能力;第三,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注重启思导疑,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用的热情。近年,国家改革语文课程,无非为了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使人才为社会所用,进而实现民族复兴。

如今,内地课标大力倡导任务驱动、情境创设,这无疑是为学创造用之环境。此举运用得当,既能激发学之兴趣,又能实现用之成效。当然,现学未必现用,若是一切均向成绩看齐,为考而学,以考为用,那就未免失其本心,殆矣!


大学在学些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潘铭基老师

湾区特有文体:三及第文学 ●李烈声

打开联招指南,看到全港大专院校的不同主修课程,五花八门,十分丰富。同学们说,有些学系的毕业生较为吃香,有些则是「乞食」学系,然后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强调自己所属的学系最为乞食。

我会以为「乞食」不因学系,乃因自己。一所大学几十个到上百的主修,那么工作便只有一百几十种吗?当然不是。钱穆在他所写的「新亚书院学规」里,合共有二十四条,这里只说首二条:

一、求学与作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二、做人的最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说得简洁有力,也给那些以为上学最重要是读书的学生与家长带来当头棒喝。作人也好,做人也好,是钱先生对大学生在大学生涯里的期望,这显然跟学生是主修什么没有关系。

待人接物便很重要。近来我在放假,设定了电邮里的假期自动回覆,说明我在假期中,回覆较晚,而且长时间不在香港。有学生在看了自动回覆后,还再多补一个电邮,要我「从速」告诉其考试的表现。我得承认,考试过后,我只在电脑输入了考试得分,但我在旅途之中,居然没有带上全班六十多名同学的答题卷,致使无法「从速」回答学生。这是我的错,同时也为中文系主修生的遣词用字以至尊师重道感到忧心。

「做人」是要训练的。给老师发电邮、参加和组织不同类型的学生活动、导修分组报告的分工合作、大学五件事(读书、住宿舍、拍拖、上庄和做兼职)何者为重和如何分配时间,这些在某程度上跟主修学系相关,但更多的是自己的追求,是做人的考验。

大学提供了训练如何做人的平台给所有大学生,但学生们有没有认真对待则另作别论。一场演讲,难得邀请了校外的主讲嘉宾,机会难逢,理当珍惜。演讲十一时三十分开始,同学一直鱼贯进场,开讲时间也只能延至十一时四十分。好不容易开始了,至十二时十五分仍然有学生进来。有人在演讲,听众展现的是怎样的精神面貌呢?有两对情侣坐在演讲厅的第二排,恩爱的互相靠头而睡,公私两忘;有些学生在演讲途中一直打开手提电脑,日理万机,也可方便老师统计哪个品牌的手提电脑最受欢迎。要减少以上这些行为,我们要在哪部教科书里加以呈现、在哪个大学主修里会讲授呢?这实在是难题,读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学会了做人,便不负「学以致用」这四个字。


笑柄就是这样「炼」成的

●保良局罗杰承(一九八三)中学樊达贤老师

湾区特有文体:三及第文学 ●李烈声

记得有次中学视艺课,老师要求我们以小组设计作品,主题为动物。组长这样建议:「不如制作受伤的猫头鹰,它前身布满大小不同的伤口,相反,背面就体无完肤的,象征成长时总有美好和疮疤。」道毕,我们面面相觑。有组员提出疑问:「体无完肤不是指受满伤吗?」组长反问:「体无完肤不是指皮肤完美无瑕吗?」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有句经典对白:「你信不信十年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可以活得好好的。」答案毋庸置疑。然而,「活得好好的」与「书到用时方恨少」似乎不可划上等号。中学阶段所学习的,在成年后不一定有特定的考核。不过,阐述个人看法、展现自身识见,往往可能牵动昔日所学。若我们翻开脑内笔记,才顿觉纸页洁白簇新,届时可能悔不当初。更甚,若一不小心在众人面前掀开该缺页书册,最终体无完肤的可能不只是猫头鹰的肌肤。

笑柄就是这样「炼」成的。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若只计较当前所学能否为他日所用,所涉猎的范畴难免狭隘。与其抱着「学后必用」的心态筛选课题,不如放开心胸,增值自己。学习是一生的课题,持续汲取知识才是避免沦为笑柄的最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