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浮槎—西西作品選  ●西西

分享

編按:專題選刊西西新修訂的佳篇〈八月浮槎〉,此小說見於二十多年前台灣洪範出版的《故事裏的故事》,但西西一直不太滿意,早幾年重新修改,今於本版首度發表,不可錯過。

主編:潘耀明

執行編輯:張志豪


你們其他人也許不記得,可是我還記得。那龐大的月亮,一直在我們的頭頂。滿月時,夜晚就如白晝般光亮,散發出一種乳白色的光,看起來像要吞噬我們。

舊說云:天河與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

曾經有幾個滿月的夜晚,月亮降得非常非常低,潮水也漲得非常快,使得月亮險些掉進海水中。不過,還是差了數碼的距離哪。你們會問:那你有沒有爬上月亮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要把一艘船划在它下面,撐起雲梯往上爬就可以了。

事實上,在雲梯的頂點,你只要筆直地站立,伸直手臂,就可以觸摸到月亮。通常我總是選擇一個看起來很牢固的位置,然後先用一隻手攀附着,再用兩隻手抓緊,很快,我就可以感覺到梯子和下面的小艇正在漂浮,而月球的運轉也將粉碎地球對我的引力。月球是如此強壯,將我吸引上去。

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

現在,你們一定會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去月球?這是我的解釋:因為好奇。要是以為太玄妙,那麼,我是去取牛奶。月球的牛奶非常濃稠,就像我正在吃的一種乳酪。形成的過程大致是:月球航行過地球的大草原、森林和湖泊時,這些地方的各類物體,除了人類,就會奇怪地發酵。它主要的成份是植物果汁、蝌蚪、瀝青、扁豆、蜂蜜、澱粉、水晶、鱒魚、蛋、沃土、花粉、膠質、昆蟲、松脂、胡椒、無機鹽及氧化物。這其中一部分,正是我日常吃的東西。你只要將湯匙伸進覆蓋月球看似荒漠地帶的鱗片,再掏出來時就會是滿滿一匙,我是這樣吃乳酪的。別問我為什麼人類可以免於這種濃稠發酵的過程,有些人身上不就有一種酸腐味?

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

月球上的土壤並非一律都是鱗狀的,它也有不規則、泛白的貧瘠泥土,也有草原。大多軟綿綿,使人興奮地不停翻觔斗,或像小鳥地飛翔。我在鋅礦峭壁下的那些夜晚總陷入特殊的情緒:興奮,卻又提心弔膽。我發現有一條大魚也受月亮吸引,悠游的浮動着。透明的水母也露出海面,蠕了一會兒後就向月亮伸縮搖擺溜走了。

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

我睜大了眼睛,我頭頂上的雲層原來是綿延無盡的大海,而且不斷變化,變得更高、更遠,偶爾出現三面環海的海岬,但很快又消失了。海中的船變得好小。然後我看到的朋友,臉孔變得好陌生,他們的喊叫也變得好微弱。我看不到戰爭的火焰,也聽不到疫症漫延的噩耗。

我在那高掛的星球中,一直在飄浮,天旋地轉,看不到熟悉的海岸,只看到無底深淵的海洋,滿地灼熱的火山爍、大片的冰河、爬滿爬蟲的森林、被急湍削過的岩石山脈、沼澤、石墳場,以及泥土城池。每件事物望去都有齊整劃一的色彩。我看到蝗蟲,成群結隊的大象、犀牛。野草長得又多、又密,幾乎與動物同色。

我終於置身這奇幻的世界,放眼望向它陽光不到的地方,看到了以往地球人所無法看到的景色。有時我也仰望月球之上的星星,那猶如水果般大,用亮光塑成,每到晚上彷彿會說話的星星。當我看着星星,我可以想像,我熟稔的朋友也抬起頭,當我是星星那樣看望。

我渴望重返地球,因為害怕失去它而顫抖。

後至蜀,問君平,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採自晉張華《博物志》)

一九九三年二月寫,二○一八年八月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