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是仙踪—白雪仙的艺术生涯●黄秀莲

分享

白雪仙说:「有人认为我搞『仙凤鸣』很辛苦,做事过于认真,大可不必。但我爱,就不见其苦,我爱粤剧,希望能做到最好,便一生无憾。 」这番自白,用来描写她的艺术生涯最贴切不过了。

白雪仙女史生于一九二八年,属龙,九十六岁依然意态雍容,举止娴雅,焕发风华。正值龙年,芳辰快到,祝愿仙姐「芳龄永继,仙寿恒昌」。

有回白先勇在中大主讲昆剧讲座,说:「你们香港有位演员,是艺术家。」顿了一顿,我在座中莞尔,猜出他口中的艺术家是谁。接着道:「白雪仙女士曾告诉我,她也受了昆剧很多影响。」白先勇近年重振昆剧不遗余力,白雪仙则以粤剧为一生志业,二白相逢,自然识英雄重英雄。小说家观察力精到,分析力透辟,故而简括地以「艺术家」来形容。
艺术家成长之路是漫漫的,往往印记了个人的奋斗、因缘的际会、行业的盛衰、时代的风云、历史的起伏。

白雪仙是「小生王」白驹荣的九女儿,遗传基因赋予她清秀外型与学戏潜质,戏曲世家的背景有助拜师、入行,可是舞台表演始终讲究真功夫,观众付钱看的是唱做念打等实力。在起跑线上她只是哑口梅香,循序递升,曾经升为正印,自觉不足,宁愿退居二帮,小小而青涩的年纪在进退之间已有分寸,不敢踏上未能胜任的岗位,谨守「君子求诸己」的原则,已具备艺术家的雏型了。
艺术家好学不倦,师傅薛觉先「把手教的是《六国大封相》的宫灯,和《胡不归》的春桃」。为求转益多师,寻寻觅觅,终于认识到胡韺(孙养农夫人)。她之所以学得京昆程式与领会到昆剧美感,主要是得胡韺悉心相授。胡韺是梅兰芳入室弟子,也是美学家,有本事把整个舞台设计得如诗如画。 「孙太教了我很多关于表演程式的道理,也教了我京戏的身段做手。她什么都很帮忙,服装、道具、布景各方面,都提出宝贵意见。」身段做手尚可偷师,表演程式背后的道理需要解释才能彻悟,然后举一反三,力学不倦,几年间造诣突飞猛进。

白雪仙拼劲狂热,为了演出《牡丹亭惊梦》,枕边放了汤显祖原著,废寝忘餐,以揣摩杜丽娘的心情,以后其他剧本莫不如此。她一直演文场戏,但《白蛇新传》中盗仙草与水漫金山偏有大量武打场面,已经三十三岁了,还拜张淑娴为师,学武功,练腰腿,照片见她凌空跃起。艺术家尚有许多特质,如执拗到底、不容自己台上出错、团队纪律严明、大公无私、丝毫细节都要无懈可击……

恍惚是仙踪—白雪仙的艺术生涯●黄秀莲
为求突破,白雪仙苦练武功,完美演出《白蛇新传》。图中后排是舞蹈演员,无心插柳柳成荫,任白后来收为弟子,即「雏凤鸣剧团」之由来。

艺术家不喜欢掣肘,那么由自己做老板就最能实践理想了,她二十八岁成立「仙凤鸣剧团」,剧作家唐涤生与胡韺同是推手,主理一切,三位核心人物以提高粤剧水平为己任。剧团老倌有任剑辉、梁醒波、靓次伯、任冰儿、林家声、苏少棠、朱少坡……乐师有朱毅刚、朱庆祥、吕培原……编舞有吴世勋,一时翘楚又适逢其会,同心同德,成就了白雪仙这完美主义者的梦想。仙凤鸣以制作精美打响招牌,从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九年间锣鼓响彻梨园,传世之作陆续登台,依次是《贩马记》、《红楼梦》、《穿金宝扇》、《花田八喜》、《跨凤成龙》、《蝶影红梨记》、《帝女花》、《紫钗记》、《九天玄女》、《西楼错梦》、《再世红梅记》等,这四年月盈星耀,长空璀璨。

她演的一些角色叫人难忘。长平公主高华而冷傲,她气质最接近;许多伶人都演出过〈香夭〉一幕折子戏,鲜能曲尽公主驸马亡国之痛。 《蝶影红梨记》与《紫钗记》的女主角都是青楼女子,谢素秋与霍小玉都有浓厚自卑感,遭摈逐、被抛弃的酸楚,给演得层次分明丝丝入扣。 《穿金宝扇》唱〈苏三起解〉一段快板,悲愤而凄厉。 《花田八喜》搓线、穿针、绣鞋几个京剧做手又可爱之极。一系列作品奠定了白雪仙在粤剧史的地位。
舞榭歌台,清音绕梁,人间悲欢,如梦如幻。就在繁华胜极的一刹那,唐涤生在《再世红梅记》首演之夜猝然而去,「曲随广陵散」,剧团犹如梁倾柱摧,白雪仙萌生伯牙碎琴之意,在母亲劝解下,才领着剧团继续举步前行。

艺术家重视薪传,因《白蛇新传》舞蹈场面而训练了一批如花少艾,无心插柳柳成荫,「雏凤鸣」因而成立。任白富于理想,立己立人,爱护徒弟的程度简直是水银泻地,足以留芳粤剧教育史。

艺术家追求完美,认为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并非首要,拍《李后主》不设财政预算,结果亏蚀严重,也不后悔。

恍惚是仙踪—白雪仙的艺术生涯●黄秀莲
「仙凤鸣」写下粤剧史上的盛唐气象。图为剧团三位推手,左起:胡韺(美术指导)、白雪仙(班主)、唐涤生(编剧),三人领导剧团走上高雅之路。

艺术家手不释卷,积学储宝,眼界、视野、底气来自多方面学习。经年浸淫文学,提笔为《姹紫嫣红开遍》这本纪念集作序,序文〈思入水云寒〉是一篇情深委婉而行文绵密的好文章。唐涤生鼓励她写书法,培养昔日闺阁的气质和内涵,日后她亲自挥毫为「任白楼」题字,一手好字高悬墙上。文化底蕴使她游刃有余地担任艺术总监,不泥古,不拒今,现代手法和西洋音乐,按情况大胆吸纳,谨慎融合,兼容众长,视听更为丰美。

恍惚是仙踪—白雪仙的艺术生涯●黄秀莲
白雪仙雅好文学及艺术,涵泳书卷,堪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艺术家情深,她十五岁时在澳门与任剑辉相逢,生旦合作无间,相依相守。任姐生时给照顾得无微不至,任姐死后为纪念冥寿而上演《重按霓裳歌遍彻》(折子戏)及四套名剧。更成立任白慈善基金,捐资香港大学,大学将工程系大楼重新命名为「任白楼」。又在将军澳景林村成立「任白慈善基金护理安老院」,由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管理,陈宝珠和梅雪诗陪她探访安老院,院舍老人惊喜不已,那光景依稀是当年义演、探望病童的延续。


白雪仙说:「有人认为我搞『仙凤鸣』很辛苦,做事过于认真,大可不必。但我爱,就不见其苦,我爱粤剧,希望能做到最好,便一生无憾。 」这番自白,用来描写她的艺术生涯最贴切不过了。

(本文图片由黄秀莲提供。作者为香港作家、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任白珍藏展「九十风华帝女花」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