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架桥搭路协力港人寻商机共同走向国际

分享

全面通关后,粤港澳大湾区极为热闹,不足两个月内,从香港出发的大湾区考察团陆续成行;南沙作为重要合作平台,自是热门考察之地。

本版「走进南沙」系列自首期以来,相信细心的读者当会发现,在介绍南沙的规划、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及创业等资讯时,不时都有「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下称咨委会)」的出现,更扮演着架桥搭路的角色。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咨委会副秘书长郑慧荣和廖霭仪不约而同地指:「它就是一个超级大脑!」

采访:骆丹

编辑:郑会强

制作:WAW Creation


深度合作的创新机制和平台

万事万物,规划先行。南沙与香港的全面合作需要一个「思想库」和「参谋部」,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的倡议下,于2021年4月14日成立的咨委会既为一个G2B平台,亦是一个民间组织与南沙区政府深度合作的创新机制和平台。

据郑慧荣介绍,咨委会委员由23位香港和13位内地的政商学界精英、行业翘楚担任。下设商贸、科技、金融等14 个专项工作组,以各自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经验及网络资源,联同南沙区的牵头部委,无偿就不同的专项工作提出可落地执行的建议。咨委会内设秘书处和香港工作站以负责日常工作。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架桥搭路协力港人寻商机共同走向国际
大湾区香港中心是咨委会服务中心的创始会员机, 既负责协助服务中心的运营,也负责咨委会香港工作站工作。

咨委会成立半年后,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在南沙创享湾正式启用,定位为内地首个实体化运作、香港工商专业协会集聚平台。廖霭仪介绍说,服务中心原本是用作咨委会委员的工作地点。但梁振英发现,不少香港商协会在内地或者大湾区未设有分支,即使已设有分支,也分散在不同地方,故希望利用服务中心作为这些商协会走进南沙、面向大湾区的一个据点,打造成为港商协会的集聚平台,一起抱团出发。

助会员机构掌握政策和营商环境

现在走进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呎的服务中心,就会看到一整面墙挂满了商协会机构的牌匾。事实上,为迎合服务需要,服务中心的设计曾经历多番讨论,最终敲定各个区域的功能,按照港式办公室风格设计装修,设有办公区、会议区及多功能活动区等,为会员机构提供便利。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会员机构已由起初的16家商协会扩展到今日的30家,规模日渐壮大。

服务中心会为每个会员机构配上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专队,提供最新的南沙政策资讯,应对会员机构的需求并提供即时协助。在疫情期间,以Zoom 形式举办了多次大型的南沙推介活动,亦为个别的会员机构组织了政策解说会,让他们更掌握南沙的营商环境和情况。

秘书处为咨委会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广州南沙开发区港澳合作事务办公室,承办咨委会各项日常工作。香港工作站则为咨委会设于香港的秘书处,协调港方的会务和港方委员事宜,例如安排会议、举办活动、宣传推广、南沙部门的查询等;也会为南沙秘书处提供港方的建议,分享工作经验和交流心得。廖霭仪为香港工作站主任,她说:「我们现时会为委员提供每周新闻汇总、每月工作简报、定期举办会议、专题会议等,让我们的委员keep informed。」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架桥搭路协力港人寻商机共同走向国际
港方委员和内地委员开会讨论粤港澳深度合作元规划深化及制度创新细节

解决「不知道」

郑慧荣和廖霭仪不约而同地感慨道,「不知道」真的无处不在。无论是咨委会内部的协作交流,抑或是南沙与香港之间的沟通合作,都需要磨合。但她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目标一致。」

廖霭仪又指,香港跟内地的工作习惯和机制不一样,例如开会的时候部门都习惯说得比较笼统,是所谓的「虚」,但香港讲求「快狠准」。后来经梁振英提醒后,现在南沙部门遇上需要港方协助的议题,都会罗列出具体请求。

她说,文件上的用语也是一个考验。内地的用语跟港式的很不一样,虽然都是中文字,但含意有所差异,所以往往需要多解读多解说。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架桥搭路协力港人寻商机共同走向国际
咨委会2021年年会,广邀在南沙的香港及本地商协会及企业参加。

「进对门、找对人」

自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会员机构到大湾区考察调研、了解惠港政策、寻求合作机会的需求井喷式增长。全面通关第一天,即今年2月6日,梁振英就带领会员机构负责人代表团到南沙深度调研,并且到咨委会服务中心走走看看。郑慧荣指,自那时起便掀起了香港各界到南沙调研的热潮,如今平均每周有两三个香港代表团访问南沙。

面对三年疫情带来的影响,粤港两地的工、商及社会各界都想「追落后」,工作量倍增。郑慧荣坦言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由南沙港澳办成立的法定机构——广州南沙港澳合作促进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协助香港代表团与南沙区职能部门对接,帮他们「进对门、找对人」,就各类香港机构和企业到南沙开展业务进行政策解答和意向接洽,寻求合作突破口,全链条衔接跟进会员机构与南沙合作项目,推动粤港合作成果落地落实。


求同存异无碍人心融合

作为大湾区香港中心及香港工作站的代表,廖霭仪分享自己在南沙驻留的工作体验时指:「两个多月间,跟南沙的团队有面对面的互动机会,一齐饮饮食食,一齐开OT,一齐呻,一齐笑,平实的生活不过如此,但就成为很好的合作基础。加上有语言的方便,普通话多烂都可以有广东话补救。」

她坦言,南沙的团队也比大家所想像中open,乐于接受新意见,以土地规划发展小组为例,很乐意吸纳香港的长处,从他们原有的方案中调整出一个更好的版本。

坊间经常提出「人心」是粤港融合的关键之一。在廖霭仪看来,每个人在不同地域成长,都会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不同习惯、制度和标准建构了不同的价值观。香港、内地和国外也都不一样,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也很重要。

郑慧荣亦都形容,秘书处和香港工作站是很亲密的同事、朋友和好搭档。她透露,在全面通关前已增聘人手,现时南沙的团队已有十几位同事,其中更有4位来自港澳,更加了解港澳人士的需求,以期为港澳企业和机构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架桥搭路协力港人寻商机共同走向国际
南沙秘书处、香港工作站及促进中心配合无间,齐心协作。

南沙速度成果丰硕

咨委会在疫情期间,要推进项目实属不易,但在「南沙速度」下依然可见重大项目落地,多个重点合作专业有阶段性进展。郑慧荣表示,一方面是14个专项工作组高效运作;另一方面,南沙政府在疫前也启动了不少工作,双方交往频繁,为日后的推进奠下良好基础。

8个月建设「民心」校园

教育方面,2022年9月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顺利开学。从学校的第一支桩到校园设施的全面交付,只用了8个月时间。数据联通方面,试点开展跨境专线技术服务,目前已在港科大(广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校园范围内实现数据跨境流动。科技方面,与港科大(广州)签署《协同创新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从共建重大科创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创建青创平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等六个方面进行合作。

金融方面,推进港澳保险服务中心筹备工作,并与香港财经事务与库务局就绿色金融标准互认公认、绿色金融主题培训等8个方面达成年度合作。同时,正积极争取大湾区飞机租赁免征预提所得税改革试点。依托咨委会委员力量,推动港澳金融合作有序开展。媒体方面,同港方委员共同谋划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积极配合主流媒体拍摄多部南沙特辑节目,立体化展示南沙及大湾区发展状况,推进国际化人才互联互通,积蓄湾区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港式国际社区规划落地

南沙,肩负「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说到成果,又怎少得「港式国际社区」规划的落地!

未来这个社区,将会有不少港人习以为常的规划设计,例如有盖行人通道、综合大楼、设施多元化的商场、便利的诊所等,将在南沙「重现」。与此同时,医疗方面,亦就《南沙方案》中医疗机构「白名单」、香港「长者医疗券」扩大适用等相关工作与港方保持对接,引进港澳医疗服务提供者到南沙办医、推动粤港医疗协作意向项目落地。其中,南沙首家港方独资的「金牌全科门诊部」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亦先后启用。

部分粤港合作成果落地

廖霭仪补充道,咨委会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也积极推动一批粤港合作成果落地。例如,共享基金会、青识教育中心、大湾区香港中心、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等在南沙开设广州代表处;协助香港生物科技协会的生物雷达项目落地南沙;协助香港专业管理协会注册分公司;协助「大豆回家」项目在南沙落户;以及协助香港物流商会推进在南沙保税仓的项目等。


如何成为「咨委会」服务中心会员机构

据悉,通关后依然有不少商协会机构有意成为服务中心会员机构,但廖霭仪透露目前已截龙,想加入的商协会机构都排在候选名单中。另一方面,为丰富会员机构涵盖的行业领域,咨委会顾问梁振英亦会主动物色及邀请个别机构加入。她续指,通关之后,中心会先让已有卡座的商协会做好入驻工作,如暂无意入驻,则需要将卡座转给其他有意派员入驻的会员机构使用。

咨委会服务中心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蕉门河创享湾4号楼6楼全层

电话﹕(86)20 3991 0737

电邮﹕info@ccghkc.org